2021-4-10 | 體育
1 目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的現狀
1.1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研究
培養目標是指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根據現有條件把招收的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人才培養的目標決定著人才具有的專業基本能力。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中提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基本知識與技能的,能從事武術、傳統體育養生及民間體育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規范中提出的培養目標指出,人才應具備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基本知識與技能,能從事民族傳統體育的各項工作。
從現實情況來看,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生從事體育教學、訓練、科研技能不容易實現,因為目前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實行的是單獨招生,主要招收武術特長生,學生的文化基礎差,四年內難以達到具備《規范》中提出的能力。因此有學者提出培養目標應定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民族傳統體育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運動隊、學校及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健身指導、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這種定位相對還比較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比較窄,另外,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沒有考慮進去。
1.2 專業方向設置的研究
專業方向設置是以社會對某一方面的專門人才有相對穩定的需求量為依據的,受社會勞動市場供需規律支配,具有易變性的特點。一些專業因缺乏社會需求而萎縮,乃至消失,新的專業又會因社會需求的出現而誕生。
專業方向的設置必須以社會發展需求為首要和最基本的依據。《規范》中提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應分為武術、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三個專業方向。相關學者就《規范》中提出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方向劃分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91.67%的專家認為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劃分為武術、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三個專業方向是基本可行的,僅有8.33%的人認為不可行。因此得出得結論: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當前的專業方向劃分是基本可行的。
但是本文經初步研究(查閱了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等九所院校的培養方案)發現,現行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方向設置基本還是沿用過去的武術專業設置,分為套路、散打兩個專業方向,部分學校開設了中國式摔跤。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兩個專業方向開展不起來,一方面因為師資的問題,另一方面,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的問題,目前中國跤專項的學生就很難在在社會上找到對口的崗位。
1.3 課程設置的研究
目前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課程設置差別很大,大多還是以武術專業課程設置為主體,少數學校有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的課程;有的學校只是為適應改革需要開設相關課程,這對人才培養極為不利。另外,專業類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內容單薄,與培養目標的要求差距較大,建議增設武術傳統項目、中小學體育課武術教材的內容和段位制教材,散手專項增加套路學習的時數使專項學生“能打會練”。套路專項的學生也要進行拆招練習,做到“打練結合”。
當前考慮到民族傳統體育的專業特點,在課程設置上提倡“寬口徑,厚基礎”。同時,考慮到項目的特點,拓展專業口徑和厚基礎均不應以犧牲‘專項訓練’的課時量為代價。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各運動方向分散且相互聯系不大,專項訓練的時間太少不利于學生對技術的掌握,武術除了學習動作方法外,更多的是節奏的把握、風格特點的體現、技戰術的運用等,學習動作方法需要學生在練習中記憶,其余的則學生必須在訓練中有所體會而不斷提高。
1.4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研究
近十年來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從事各級教練員工作的約占20%,大中小學教師約占27%,公安、武警行業約占22%,其他的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本文還就首都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系05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作了調查,發現,50個畢業生中有36人從事教師行業、9人從事公安部門的工作、2人從事教練工作,3人沒有找到固定的工作崗位。還發現,武術套路專項的學生在社會上有較確定的勞動崗位,另外兩個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在短期內無法設置對口崗位。
2 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當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1 當前對培養目標的研究僅局限在理論上,對實踐指導意義不大。當前提出的培養目標不是要求太高不利于實現,就是偏窄不利于畢業生的未來就業。另外,對學生個體發展需要的研究還不足。
2.2 專業方向設置研究提出,要依托市場自行調節,但這不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全面發展。設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一方面是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另一方面是要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和發揚光大。因此,在專業方向設置方面除研究市場需求外,還要研究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讓更多的傳統體育內容進入課堂。另外,當前研究《規范》中提出的三個專業方向,得出的結論是可行,但是現實中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兩個方向開展不起來,目前的研究并沒有指出開展不起來的原因所在。
2.3 課程設置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合理的可實施的方案。關于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課程的研究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大部分學者認為當前民族傳統體育的課程主要是武術的內容,課程單一、內容單薄,達不到培養目標的要求,不利于人才的發展。但是當前的研究者都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課程方案。
2.4 針對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問題,目前研究主要是依據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市場需求情況調查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