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英語教學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和功能性均很強的學科。它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了總結和規(guī)范。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外語教學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因此,要求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不斷探索鉆研,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英語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模式,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的教學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試論述如下:
1 堅持用英語教英語
用英語教英語,用英語學英語不只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精神風貌的表現(xiàn)。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與教師的配合更為默契,觀察力和感知力可鍛煉的更為細致而敏銳,思維能力也會在新的語言工具的使用過程中有新的發(fā)展。所有這一切能力的磨練實際上都是學習能力的磨練,因此必然對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產生積極有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學工作中,無論課上課下,我始終堅持同學生用英語交流。這樣學生一見到你,就會立即想到英語。尤其在課堂上,必須堅持用英語教英語,讓學生用英語學英語。把學生帶入到英語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英語的情境中學習體會英語。比如,在講授單詞時用英文解釋英文::confident: adj. its meaning-feel-ing a strong belief in one’s own abilities. e.g. We’reconfident of history.這樣講解,學生就會更深刻的理解單詞的意思及用法,教學效果十分好。
2 每課一說,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
德國教育大師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我任教的幾個班屬于中職升高職,這些學生的英語底子薄,口頭表達能力弱,羞于開口說英語,為了鼓勵他們開口說英語,每節(jié)課我安排了五分鐘的英文演講,每一次有兩位同學輪流上臺說英語,內容可以是笑話、故事,用英文介紹自己、背誦課文甚至唱歌。剛開始的時候,有的同學結結巴巴,有的同學只能說幾句簡單的日常用語,有的同學聲音很小,這時候,我總是鼓勵他們,并幫他們完成半英半漢的解說。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這些可愛的學生們都敢開口說英語了。雖然語音不那么標準,語調不那么純正,但他們都很珍惜這一學期僅有的兩次機會。每個人都會興致勃勃地提前做準備,有的找材料,有的自己寫,還有的請人寫,準備好材料就開始練習,每個人都希望流暢地講英文。
經過長期的堅持,學生的聽說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常在校園里遇到我,都會用英文和我打招呼,聊上幾句。
這樣的作法,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英語水平明顯地提高。
3 創(chuàng)設英語情景,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
學習外語,最佳的途徑就是使學習者置身于外語使用環(huán)境之中,自然地接受所學語言的熏陶。我在教學實踐中堅持利用實物、圖片、錄音、錄像等教學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拓寬他們的思維廣度,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設的情景可以分為生活會話情景,課文情景的導入、擴展,課文結局的延伸等。
應該說,學生在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的英語學習后,在英語交際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水平,但總的來說,那只是一個“初級階段”,學生們對英語的認識還僅限于表面的、膚淺的和感性的基礎之上。大專階段,學生需要認識到英語是一種活動的交際手段。我們應盡可能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90分鐘,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任教三年以來,每當走進課堂,我總是以“導演”、“演員”的身份盡快進入角色。我從來不是孤立、毫無目的地組織教學,而是自然巧妙地與授課內容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講的是AnInterview,就此題目,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面試的情景,讓兩位同學扮演主考官,六位同學扮演應聘人,演了一個英語短劇。通過他們的精彩表演,同學們更深刻的了解了面試的技巧、面試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想這些知識對他們日后找工作是很有益處的。
4 培養(yǎng)良好、和諧的師生情感
現(xiàn)代教育要追求和諧美。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蘇姆霍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到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學生離家在外讀書,其心理機能尚未完全成熟,對未來的選擇還很茫然,如果教師在這個時候關愛他們,引導他們,近而走進他們的心里,我想學生就會樂于親近教師,也就會愿意“信其道,聽其言,遵其囑”。
教師愛學生,貴在博愛,愛每一個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否則,那些被冷落的學生便會產生失落感。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坦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平等待人,嚴于率己等影響和感染學生,創(chuàng)造積極的、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不怕犯錯誤,敢于大膽開口講英語的良好學習心理。
良好的、和諧的師生情感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催化劑”,是教師打開學生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掌握了它,就架起了溝通師生關系的橋梁。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英語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沒有固定的模式,我們應該因材施教,積極探索,不斷優(yōu)化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