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美術
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抒發思想感情,寄托希望和理想,表示祝愿和慶賀,或處于實用與審美的需要所創造的美術,亦稱“鄉土美術”。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中國西部邊陲的一塊寶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西部。
這里民族眾多,有“人種、民族博覽地”之稱。但各民族以其燦爛的民族藝術贏得了眾人的矚目和贊譽。我們提取出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優秀的手工藝品作為美術創作素材運用到幼兒美術教育中,不僅有利用促進伊犁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而且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幼兒的藝術修養。幼兒思維活動是具體生活形象的,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手工藝品獨特、豐富的結構,圖案和色彩會形成比較強烈的刺激,容易使幼兒的大腦呈現相應的具體的鮮明形象,提供給幼兒良好的思維材料,有利于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鑒于此,我們嘗試開放幼兒的美術創作空間,通過一系列活動引導幼兒欣賞、感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手工藝品的美,從而發展幼兒的審美、創美能力。
(一)充分挖掘本土美育資源
欣賞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服飾嘗試設計。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的傳統服飾色澤艷麗,式樣各異、五彩繽紛,我們引導幼兒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引導幼兒在參觀少數民族服飾加工廠后,模擬設計師進行服飾設計并舉辦展覽,同時嘗試用舊掛歷紙剪裁制作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服裝。孩子們在充滿趣味的模仿和創造中體會到家鄉少數民族服飾的美、家鄉的文化,體驗到了探索和創新的樂趣。
(二)讓幼兒充分感受民間美術的“美”
首先,讓幼兒與民間藝術對話,民間藝術是幼兒園美術課程這一棵參天大樹的根,民間藝術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的存在不為別的,只是為了人們的美好生活而存在,讓幼兒與民間藝術對話,僅僅從畫冊上摘錄本土精選的民間藝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提倡讓幼兒從從小生活在其中的本土文化做起,讓幼兒了解本地的民居建筑、掛飾、精美圖案、刺繡等等本土藝術,這些藝術雖不是精品,但它是幼兒身邊的藝術,這些本土藝術的繼承不是靠前人的抽象解釋和復雜的分解技巧而習得的,而主要是通過傳統文化環境的耳濡目染和不斷的嘗試來掌握的。這種藝術學習沒有什么抽象的藝術概念,更多的是依賴學習者與學習環境材料的一種互動體驗,其實這正是一種生態學的藝術教育方式,它是一種更符合人性,更符合藝術教育本質的,更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所以幼兒美術教育課程資源的首選是民間美術,幼兒會在與民間美術作品對話的過程中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了解藝術語言的表達方式,了解民間美術的寓意,也為他們今后步入更寬廣的世界,接納和尊重多元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讓幼兒參與多種形式的美育活動
1.走向自然的美育活動。大自然是最好的創作場所。孩子們在廣闊的大自然中感知、欣賞、體驗、表達,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觀察和感受自然萬物中的生命形象,描繪心中的美好世界。那遼闊的大草原、漂亮的氈房、藍天、白云無不吸引孩子去欣賞、去想象,大大增強了幼兒審美的感受性和創造力。
2.融于游戲的美育活動。我們在“少數民族美食一條街”游戲活動中創設游戲情境,提供實物材料讓幼兒用面設計制作創意馕,制作造型各異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特色點心。在制作過程中幼兒興味盎然、各顯其能積極性特別高。在“小小設計師”活動中幼兒用方便面盒、一次性紙杯等廢舊材料制作維吾爾族小花帽、哈薩克族尖尖帽。制作好后幼兒將帽子戴在頭上在音樂聲中展示,成功的愉悅盡在其中。
三、融入真實的民俗文化環境,讓幼兒接受民間美術的熏陶和洗禮
對于民間美術的學習,我們強調真實的學習環境,我們認為僅僅停留在課堂上的民間美術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常常結合相關的節日,通過家園配合的途徑引導幼兒參加當地相關的民俗活動,充分利用當地的民俗文化活動,讓幼兒與家鄉的民間藝術對話,與家鄉民間藝人對話,在真實的民俗文化環境中,接受民間美術的熏陶和洗禮。比如:我們組織幼兒走出幼兒園到哈薩克族氈房,看哈薩克族阿姨繡形態各異的哈薩克族圖案。到維吾爾族樂器店觀看都塔爾、黑依杰克、手鼓等樂器并欣賞維吾爾族叔叔為我們演奏的優美樂曲,讓幼兒在真實的民間藝術活動中,在濃濃的民俗文化氛圍中感受民間藝術的質樸、率直、不拘一格,感受民間大眾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對于以家鄉建筑為主的自然文化資源,我們則較多整合到相關的主題活動中,比如幼兒維吾爾族人家的對話活動,是出現在“我愛家鄉”這個主題中,我們比較強調幼兒與維吾爾族民居本身的直接對話,更多的借助于與教師、幼兒一起實地觀光考察、拍照、寫生等方式,從視覺形象出發,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引發幼兒主動的審美體驗,在這個主題探究活動中,美術成為幼兒表征民間藝術認知和情感的一種語言,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多樣化的表達方式的自主探究中,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民間藝術表現背后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
對幼兒來說,發現就是創造,孩子的每一次發現、每一次觀察和體驗總能令他們激動不已,如果沒有廣闊的天地和空間,孩子們又何以去發現、去創造呢?所以,我們應努力去拓展孩子的活動空間,擴大他們的視野,同時,創設一個肯定、激勵、自主、寬松、開放的氛圍,讓他們自己去看、去聽、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