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漣鋼在1999年10月,90噸轉爐工程破土動工興建,于2000年底投產,它標志著漣鋼跨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這是漣鋼老一代為漣鋼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從此新的生產工藝、新的生產技術、現代先進技術的設備在漣鋼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各生產流程中全面快速被采用,經新一代領導者各方工作,到2009年2250熱軋線投產,可以說漣鋼完成了向大型化、高速化、連續化與自動化的轉換,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漣鋼現有的熱軋板(即CSP)生產線、2250熱軋線、冷軋板及其鍍板線、大型高爐、大型轉爐,以及某些輔助生產線的裝備,可以說都具有現代化設備的資質,就技術等級在國內屬于一流的,在國際也可稱得上先進水平。漣鋼現有生產線的設備肯定的說在十五至二十年內不可能被淘汰,其硬件被更新的可能性也不大,這是現有先進技術裝備的設備狀況。
漣鋼在上世紀80~90年代所推行的設備管理理論,即“設備綜合工程學”的概念,該理論著重設備本身硬件的管理和硬件期的費用管理著重設備作業率、維修費用管理。上世紀80~90年代漣鋼的設備狀況是處于逐漸被淘汰的地位。當時設備管理的重點是預防設備故障、加強設備維修保養、提高設備作業率、降低消耗、降低維修費用等。管理人員對各項工作做出大量有效的業績,為漣鋼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由于許多設備將被淘汰,基層的設備管理工作人員對設備的基礎管理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差一些。設備硬件的基礎工作和設備信息的基礎工作的管理按要求都有較大的差距。更談不上基層設備管理人員具有要關注設備管理與本生產線的產品質量的密切相關的概念。
現以漣鋼現階段軋制設備生產線為例談一談現代化設備管理和產品質量關系的新理念。現階段軋制設備生產線有CSP、2250熱軋、冷軋板等,幾條生產線都是現代化生產線,現代化生產線的生產過程其特點是生產過程由計算機控制,計算機控制作用是應用描述各類參數間的關系的數學模型,在不超過限制參量的前提下,通過控制調節參量,克服擾動量的影響,使得被參量達到目標值。
應用計算機控制過程的更高水平在于實現最佳運行。即以預定的目標出發,尋求一組最佳的生產條件,使過程在這組條件下運行。
能獲取所追求的最好目標,生產運行過程參數調整都是由計算機程序控制。一個完整的計算機控制系統除了要設置可靠性高的檢測元件、計算機與執行機構等硬設備外,還要具備能使計算機具有多種功能,并保證計算機能同生產過程聯系在一起的軟件部分。作為應用軟件部分的數學模型,它把過程抽象化,使得計算機能夠據此進行設定計算和控制。
因此,正確掌握過程的特性,建立質量高的數學模型,對于充分發揮控制系統的功能,實現最佳控制有著關鍵性的作用。生產過程由預定各類參數經計算機完全自動控制,在生產過程中不接受人工臨時參數的信號,所以操作人員是無能為力的。
現代化生產線的自動控制系統中的各軟件是相互聯系的,而數學模型是整個控制系統的核心和關鍵。現代化工業生產線即工業自動化,它要應用“自動控制原理”的完整的理論,“自動控制原理”包括線性定常控制系統的基本理論、非線性系統理論、采樣系統理論、線性系統理論、最優控制理論、狀態估計與參數辯識等。自動控制系統可有多種方式組成,有開環控制、閉環控制,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相結合的復合控制等方式。一般說來控制系統均由以下基本元件(或裝置)組成:測量元件、放大元件、比較元件、執行機構、被控對象、校正裝置。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是控制系統在沒有受到外作用時,總是處于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系統的輸出亦保持其原來狀態不變。而當系統受到外作用時,其輸出必將發生相應變化。由于系統中總是包含具有慣性或貯能特性的元件,因此輸出量不能立即按希望的規律變化,而是有一個過渡過程。每一個控制系統在不同的外作用下,都會表現出各不相同的過渡過程特性。
它是衡量控制系統動態質量的重要標志。一旦過渡過程結束之后,系統就將進入新的穩定平衡狀態。此時,在理想情況下輸出量應完全復現輸入信號。實際上,由于結構及非線性等因素,系統輸出量只能以一定準確度復現輸入信號,這就會在輸出量與希望值之間出現誤差,稱之為穩態誤差,它是衡量控制系統穩態控制精度的標志。“穩態誤差”是衡量控制系統控制精度的重要指標也是重要要求。對自動控制系統還有“最優控制”、“自適應控制”等重要指標。這些都是應用計算機控制系統技術的科技人員的重要設計研究的課題。現代化工業生產線都少不了與產品有關的工藝技術、與計算機控制有關的自動控制技術、與組成生產線實體的機構裝置技術等主要的三大技術。
漣鋼有多種產品出售,但出售量最大的最主要的產品是通過軋制設備加工的產品,2250熱軋線、熱軋板(CSP)生產線、冷軋板生產線等都是屬于由計算機控制的現代化生產線,在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中的各軟件是相互聯系的,而數學模型是整個控制系統的核心和關鍵。現以CSP生產線為例說明,作為構成軋制線實體的主要裝置為七架高剛度四輥軋機,每架軋機都有20多個部件組成其中彎輥,竄輥系統(即CVC調整系統),工作輥軸承座、支承輥平衡系統、軋機牌坊、止推裝置、液壓壓下系統、支承輥鎖緊裝置等,生產線中層流冷卻裝置,卷取機系統,軋制工藝中的軋輥熱凸度模型、軋輥磨損模型、軋輥彈性變形模型、帶鋼凸度計算模型、軋制壓力模型等等,這些機構和模型均對產品的質量有直接影響。現有CSP生產線、冷軋板生產線時常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如CSP生產線的“板形”、“鋼卷形”、“輥印”,冷軋板生產線的“輥印”、“壓痕”、“浪形”、“振動紋”、“邊厚”等產品質量問題,它們都與設備及其控制系統有直接關系。應用計算機控制過程的更高水平在于實現最佳運行。
即以預定的目標出發,尋求一組最佳的生產條件,使過程在這組條件下運行。能獲取所追求的最好目標,生產運行過程參數調整都是由計算機程序控制。如何尋求到一組最佳的生產條件,使過程在這組條件下運行。這就是現代化工業生產線穩定地生產出合格產品的關鍵所在。尋求一組最佳的生產條件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件編制過程,這軟件編制需要由對生產工藝了解透徹的技術人員、對設備機構特點了解透徹的技術人員、對自動控制原理了解透徹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共同探討、研究才能獲得。對于某一產品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件編制過程中以生產工藝技術人員為團隊的領頭人,各專業人員首先對該生產線的設備供應商所提供的自動控制系統軟件了解、研究,充分認識其使用方法,在這個前提下,根據新提出要求的條件,從各自專業的技術要求提出各類參數值,各類參數值各專業之間來源于不同的條件如機械專業有機構剛度變化、安裝精度、中間介質的變化、維修后零件加工精度的變化等,如與工藝有關的產品材質的變化、坯料的變化、產品規格的變化、加熱溫度的變化、軋輥凸度的變化等,如自動化專業有關的測量元件敏感性的變化。執行機構靈敏度的變化等,總之各專業中都有一些待估計的參數,一般有兩類:靜態參數(或參數)它與設備本身有關,不隨時間而發生變化;動態參數(或環境參數)它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這些參數的變化就要對數學模型中的參數進行實時修正計算,各專業之間以互相協商,逐漸逼進的方法確定參數值。唯有這種方法編制控制系統才能得到高精度的“穩態誤差”的控制系統的穩態控制精度。這時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就能保證運行的生產線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現代化生產線這種特點就有了現代化設備管理的新理念即生產線要加工出質量合格的產品決定于具有高穩定性、高精度的“穩態誤差”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設備而不是生產線的操作人員!而高穩定性、高精度的“穩態誤差”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獲得則決定于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件編制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