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20世紀80年代,國外的會計教育已經初具規模,而且像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對本國的計算機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及形成社會所需要的專業素質及素養,培養學生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獨立自主學習的良好的習慣,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程設計及課程安排,旨在以專業基礎知識為前提的情況下,提高中職會計專業人才的全方位發展及訓練智力能力、溝通能力、交際能力。知識包括會計知識、組織與經營知識、一般性知識。專業認同指的是會計畢業生要認同其專業、樂于學習其專業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AEECC認為,學校是學者掌握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最重要的場所。在美國,會計學校教學的宗旨在于讓學生形成基本的實踐操作能力,形成堅實的基礎知識素養。
二、把握開端,發展過程,掌握結果
中職會計教育方面的改進旨在為了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及學校應該對學生在會計專業方面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起到一定的重視,對于中職會計教育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革。
第一,轉變教育教學思想模式,塑造新型教學觀念學生自身的主觀努力決定了其能力的發展、知識的獲得與品德的形成。改變傳統教學下“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獨立自主能力,提升學生積極進取的空間及時間,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動手動腦能力。此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意恰當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出發點,注意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參差不齊的具體表現形式,讓學習成為學生終身運用的模式及自身的能力。
第二,恰當地處理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時間及空間系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促使其共同探討、取長補短,也可助師生相互促進。只有教師對學生采取相對理解、鼓勵的態度,學生才會暢所欲言,從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
第三,改革教學內容要使課程具有時代新意和自身特性,精簡課程內容,刪除交叉,清理課程間的關系。如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在在很多方面存在反復的情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實際的操作實踐模式,避免會計專業知識與實踐相分離,讓學生學會自我探索問題、發行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地對舊有的會計理論進行更新,恰當地運用外國的先進的會計思想理論,拓展學生在會計專業知識方面的廣度及深度,讓學生了解到外國會計方面的發展形勢及具體政策。
第四,傳統會計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感到單一、枯燥,進而失去學習興趣。但是教師能夠及時地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主動性和樂趣,在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及實踐能力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利于學生其他能力的同時發展。會計教學方法應該由單相交流轉化為多向交流,由灌輸式轉化為啟發式,由單一式轉化為多元式,注重問題的解決過程而不是問題解決的結論,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讓學生形成獨具特色而且適合自己學習的模式及方法。
第五,在教材方面的調整是眾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并不是隨便的修補,而是在原有的前提,進行深度剖析,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及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正因為如此,教材內容的編寫以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為基礎,進行恰當地任務型教學模式及實例分析,不僅注重外表的更新換代,更加注重教材內在的本質變換,文筆的恰當地處理,與專業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兩者共同更新。提供學生以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知識教材。
作者:陳素萍 單位:廣西銀行學校
第二篇
一、中職學校會計教育現狀分析
在教學設備上,采用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示范簡單,效果不佳,缺乏教學實習基地,許多學校只能通過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造成學生的實習環境差別很大,有的能起到實習的作用,有的則很難保證實習效果,通常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雖然有些中職學校會配套開設一些實驗性的課程,但是一般都以做題為主,會計模擬實驗室往往成了擺設,大部分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設備設施還是比較簡陋,社會實踐流于形式。
二、中職學校會計教育問題改進措施探討
1.正確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基礎。教師一方面要經常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以樹立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借鑒與會計課程相關的案例實施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多動手、勤動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認真掌握好教材的知識體系,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把握授課尺度,結合每節教學內容,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比如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采用案例分析,活躍課堂氣氛。另外,通過多媒體教學能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3.完善教學硬件資源,改善實踐教學環節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應當建立會計實習基地,如會計模擬實驗室,教室具備財會教學掛圖和電教板,采用財務工作各崗位實訓資料、銀行往來憑證和匯票等一批實訓資料,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按仿真效果進行練習,這樣不僅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更能培養學生具體賬務處理的能力。在仿真的環境下,模擬企業一個會計期間的經濟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要加強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在實訓基地獲得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總結
總之,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既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我們把握核心要點,從多方面改進教學方法理念,推進教學措施改革,不斷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就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實用型會計人才。
作者:藍浩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