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教材,找準滲透點
如“神奇的貨幣”一課中,不使用假幣、做有信用的信用卡業主為誠信教育滲透點“;企業的經營”中可由存在是否守法、是否誠實信用與經濟利益的實現的關系問題切入誠信教育;“市場配置資源”中誠信缺失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坑蒙拐騙盛行,進而導致投資不足、交易萎縮、經濟衰退等知識性教學都可以進行誠信教育滲透。《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也蘊含著大量的誠信教育的因素。例如,文化市場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的現象;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不弄虛作假等。高中政治教材具有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價值目標,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的誠信教育滲透更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完整性。同時,與傳統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思想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滲透作用。“吃透”教材是一名教學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只有深入鉆研教材,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才能找準誠信教育的“滲透點”,把握好“滲透時機”。
二、多樣教學,豐富滲透形式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政治課:講臺上,教師口若懸河,講得滔滔不絕;講臺下,學生興趣缺乏,聽得無精打采,有的學生在課桌下偷偷地做其他事,更有學生干脆趴在桌上睡著了。用學生的話來說,思想政治課太沒勁。這種情況下的誠信滲透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滲透德育內容首先要“教”好,增強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除了講授的教學形式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社會調查、辯論比賽、知識競賽等方式引導學生喜歡上政治課堂。此外,緊密聯系社會熱點,時政結合,能使德育滲透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企業的經營”這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就“地溝油以次充好,害人害己”與“保定‘油條哥’劉洪安放心油條”事件進行對比、探討,并編排成小品,進行角色體驗。讓學生通過模擬典型場景體會相關人員的感受,切實認識到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道,以犧牲誠信換取利潤的行為,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豐富的教學形式,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也使誠信教育的滲透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
三、適時適量,明確滲透目標
“滲透”,指一種事物(含情、理)或勢力逐漸進入到其他方面。它有少量性、親和性等特征。適時適量,有目標、有規劃的德育滲透方能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有些教師認為政治教學就是培養人,滲透德育一定要在課堂中凸顯出來,不然教學就會顯得美中不足,缺乏拔高點。如果這種愿望太強烈,有時就難免牽強附會、本末倒置,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師煩生厭,政治課堂失去原有的魅力。誠信教育在思想政治中的滲透,首先應該適時,一定要按學科自身的教學特點,結合每一節課的具體內容,把握滲透時機,自然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切不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地強行滲透,不要因為強調德育,就非得在每一節課都戴一頂德育“帽子”,或栽一條德育“尾巴”。其次應該適量,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有非常清晰的德育目標定位。即德育是政治教學的“副目標”、“輔目標”,它的定位是滲透。過量的德育內容則本末倒置,喧賓奪主,使課堂失去了學科教學的意義。此外,德育滲透不是課堂上的突發奇想,而是有計劃、有目的性的,與學科內容緊密聯系的教學過程。沒有目的性,隨想而發,不僅達不到德育滲透的效果,還占用了教學時間,使課程教學目標難以按時按量完成。長此以往,極易引發教師對德育滲透的抵觸思想。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德育滲透的引領者、促進者。課堂之前,教師有計劃、有規劃地籌備,摒棄乏味的道德說教,將誠信教育的“食鹽”融化入政治教學的“濃湯”里,讓學生在鮮嫩可口的湯中不知不覺吸收該吸收的“鹽”,達到知識能力與思想品德的雙豐收。
四、導之以行,鞏固滲透效果
誠信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將誠信要求和相關規范熟記于心是很簡單的,但在學習和生活中卻經常忽略,誠信認知與誠信行為存在脫節現象。此外,高中生的誠信行為還存在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情況,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所以,高中的誠信教育不僅解決學生知不知的問題,而且更要解決學生做不做的問題。不但要授之以知、曉之以理,而且還應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在誠信德育的滲透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誠信素養。如“我們的中華文化“中,在講授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后,引入對“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跨欄”等多種陋習的思考。課堂上學生們都對于這些進行了批判,并將反思活動延伸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展班級“糾風活動”,倡議從小事著手,自我約束、相互監督,遵守規則,誠實守信。誠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教育,最終還是要實現為行動。在課堂教育的同時,導之以行,才能使學生達到誠信的知行統一。
五、總結
高中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中生的誠信問題將對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與維護產生深遠的影響,是當前高中德育的一項重點工作。同時,高中誠信教育的開展不應當只是單純的德育教育,更應該充分發揮各學科課堂教學的滲透作用,使誠信教育深入課堂、滲入心靈、溶于行動,真正將誠信教育落到實處。
作者:李倩 單位:河北省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