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英語論文
第一篇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死記硬背的詞匯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需求,不只浪費時間還容易擾亂學生的記憶。所以,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者就應當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詞匯內容,合理、有效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與效果。例如:business一詞,中文意思是“商務、生意”,為了讓學生對其形成快速的記憶和掌握,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情境:這個詞可以拆分為“bus+in+e+ss”的結構,然后引導學生想象bus是“公共汽車”,in是“在……里面”,e可以想象成“曲項向天歌”的鵝,再將兩個s想象成兩條蛇。這樣,business一詞的意思就可以理解為在公共汽車里面(bus,in)有一只鵝(e)和兩條蛇(ss)在談生意。這樣,學生會對這種想象更加熱衷且感興趣,在幫助其良好記憶的同時,培養起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有效的詞匯記憶方法。此外,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誒學生營造一個更為輕松、和諧的學習空間,從而加強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與效果。
二、故事性的趣味教學方法
人人都愛聽故事,在課堂上講故事也是能促進學生情緒高漲的有效辦法,其有效針對青少年對故事的特有興趣的心理特征,用普通的語言將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講述,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以“大森林里的生日會”為主題的故事,講述風景如畫的森林里各種動物為Monkey慶祝生日的故事,并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播放各種小動物的聲音,引導學生想一想、猜一猜;在肯定學生答案的同時,教授pig、bird、cat等單詞。學生在一邊聽故事一邊參與單詞猜想與記憶的過程中,很容易被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吸引,也會鍛煉其對這些單詞的學習以及表達。
三、巧設疑問,調動學生積極性
懸念的合理設定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恰當的懸念就猶如一種興奮劑,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也應高度重視這一點,依據教學內容與目的等,巧妙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追根溯源的心理,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例如:在水果類詞匯的教學中,教師可首先畫一個圓,提出問題:What’sthis?學生會依據形象回答:Itisaface/ball.等;然后教師再添加幾筆,將其變成orange、apple、peach等等,讓學生感知由一個圓引發的各類水果的單詞。這樣的懸念呈現,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其探奇覓勝的求知欲,從而調動其知識儲備,并富有創造性地去探索新知。
四、總結
總而言之,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初中英語詞匯的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熱情的激發,加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用富有趣味化的教學手段,點燃學生主動參與詞匯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引導學生在在潛移默化中將英語詞匯牢記于心。
作者:陳潔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羊寨中學
第二篇
一、憑借歸納問題式互動,加強和豐富詞匯之間的聯系以輔助詞匯的記憶
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詞匯教學賦予了新的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常常對所有單詞不分主次,同等對待,忽視語音教學特別是音標教學。由于未能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許多教師在詞匯教學時忽視了語音特別是音標的教學,認為詞匯教學沒必要在課堂上占太多時間,只要教會學生讀單詞,課后讓學生自己背就行了,造成很多學生沒有掌握讀音規則,對英語單詞讀不起來,拼不起來,只能跟著教師拼讀,而不能利用語音知識進行詞匯的自主學習。新課程鼓勵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引領學生憑借對音形義的比較了解詞匯的內在聯系。
例如對相同或相似字母發音的比較:doctor、worker、player、sea、Great、heavy、ice、piece等,通過比較歸納拼寫和發音之間的規律,培養學生對詞匯的聽讀能力。新課程還鼓勵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通過對反義詞的對比,同類事物、種屬事物之間的聯系等加強詞匯記憶,例如right和left,cucumber、potato、tomato、carrot、cab-bage,rain、umbrella,這些詞匯存在著一些內在的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記憶,比較記憶更能幫助學生基本掌握詞匯,學生掌握了某類詞匯的規律就可以根據人稱、時態等給此類的詞匯變化以具體形式。
二、憑借交流式互動和精選案例式互動,增強學生對詞匯的運用能力
新課程倡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交流、互動,鼓勵生與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師與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生與本之間進行交流、互動。通過系列性的良好互動,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實現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互動式教學強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師要有靈活駕馭課堂的智慧,憑借精選案例提出關鍵性的問題。
比如教師提問說:“Whatistheweather?”就要鼓勵學生積極地用英語進行作答,學生回答說:“Theweatherisnice.”對于正確的答案要給予肯定,在學生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時,教師要對這個答案加以糾正,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公平的交流平臺。與此同時,交流式互動要求教師能夠給學生介紹英語的文化背景和外國的歷史氛圍,在一個文化環境中記憶單詞、運用單詞是很有必要的。新課程倡導的互動式英語教學鼓勵教師探尋多種互動方式,如利用直觀教具,利用歌曲、游戲或謎語等來鞏固英語詞匯。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詞匯的學習,在新鮮感與快速協調反應中培養學生的集中注意力,直接思維能力,增加語言的信息量,提高詞匯訓練的密度與廣度。
三、總結
新課程鼓勵教師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不同類型的詞匯選擇不同的詞匯教學方法,鼓勵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以有效地指導學生快速而牢固地記憶,增強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情趣。互動式教學確實可以對學生的詞匯學習產生積極作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不斷地總結經驗,能有效地解決互動中出現的問題,不能讓“教”與“學”處于被動地位,這就呼喚教師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不斷探究,從而讓詞匯教學因“互動”而精彩。
作者:佘穎華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初級中學
第三篇
一、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對于英語詞匯教學而言,教師可在課前,課中和課后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去運用已有的英語詞匯去學習新的詞匯。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同時能獲得表達和交流的樂趣,進而增加了對詞匯學習的積極性,詞匯教學的有效性才能體現出來。具體來說,教師可根據每單元的話題,把教材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創設出學生們能充分發揮詞匯的情境。例如,新課標英語Goforit!八年級下冊中Unit3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對于“請求做某事”這個話題,教師可先向學生以動畫flash的形式呈現一些詞匯和句型,讓學生去體會對話所適用的情境,然后可讓學生根據所給的話題自己編排對話,并創設情景進行表演。詞匯:dothedishes,cleantheroom,inami-nute.句型:Couldyouplease…,Yes,sure.I’lldoit…,Noproblem.像借物、問路、邀請、看病、旅游等話題,教師都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交際中掌握詞匯。
二、通過復習測試來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也有實驗證明:英語單詞一旦記住,時隔一天可以保持90%;但是三天不復習,就只能記住60%,幾乎忘掉一半;如果4~7天不去復習,單詞就會忘掉60%~70%;倘若三周不見面,所記單詞就所剩無幾了。因此,英語詞匯的及時復習顯得尤為重要。那么運用何種方法才能進行有效復習呢?在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中,本人認為測試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當然測試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來進行,可以是口頭的或書面的;既可以在全班進行也可以在小組內進行組織。例如:本人在日常教學中所采取的一些測試方式:
(1)“課前三分鐘”,課前一分鐘記憶,兩分鐘默寫記憶內容。要求學生記憶已學過的詞匯、句子等,并限時不限量,最后把記憶的內容整齊地呈現筆下,對于測試情況及時鼓勵表揚,周而復始,讓學生不斷挑戰自我,不再感到枯燥無味。
(2)“三日回頭看”,對于記憶過的單詞為了能更好的鞏固學生的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本人通常要求學生在單詞記憶后的三天重新復習這些單詞。主要通過分組以口頭問答的形式來完成,先由組長對學過的的單詞進行提問,小組成員依次進行過關。在此過程中若出現失誤則由組長做出標記,組員必須再次過關,直到會了為止。教師負責各個組長的過關練習,這樣就起到了查缺補漏的作用。
(3)“單詞周周練”。對于一周以來學習過的單詞及短語,在每周五固定一個時間來進行測試,可以是漢譯英或英譯漢,也可以是根據所給的句子填出正確的單詞及短語,也可以是補全對話……,總之無論是何種題型,一定要能起到檢測的效果,能突出重點單詞和短語的運用,讓學生適應不同的檢測方式,真正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當然對于測試成績較好的同學,本人通常都會在全班展示他們的測試結果,讓其他學生學習他們的長處。當然,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備課組通力合作的前提下,我們還組織過單詞聽寫大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來進行。當然每場比賽都要選出優勝者并給與獎勵,這樣能更大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總結
總之,教無定法,以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是對自己這十幾年詞匯教學的一個粗略的總結,畢竟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學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詞匯知識,才能更靈活地去運用這種語言。因此,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我們應更加重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并為完成這一重大目標而不懈努力。
作者:程國娟 單位:襄汾縣星原學校
第四篇
一、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詞匯教學效果
英語詞匯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掌握讀音與拼寫,更重要的是要將英語詞匯靈活地運用到不同的語境下,運用到學生的寫作與交流中。因此,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為了詞匯記憶而進行詞匯教學的教學模式,要精心創設情境,采用情境描述或是情境對話的方式介紹新詞匯,促使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進行詞匯的學習。例如,在詞匯的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太空與宇宙的影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自己身處太空中,讓學生對自己的感受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sun,moon,space,star,moonlight,mars,rocket,astronaut等詞匯,讓學生在教師引導創設的宇宙情境中掌握宇宙中的物體以及航天方面的詞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頭腦中呈現相關背景信息,形成立體生動的圖像,拓展課本詞匯,加強學生的敘述能力,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二、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科學的詞匯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有效記憶詞匯
在詞匯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詞匯,導致不能深刻理解詞匯的詞義,更不能靈活運用。因此,科學的詞匯學習方法對于詞匯的記憶與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采用構詞法,拓展詞匯,促進學生的有效記憶
在英語教學中,會有很多派生詞與合成詞,教師要對詞根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說明,并理清這些詞匯的詞性以及詞義變化的規則,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利用詞語的前后綴與復合的結構掌握新詞匯。例如,加-less的名詞就會變成詞義相反的形容詞,如homeless,hopeless等詞語的意義就是“無家可歸的”,“沒有希望的”。
2.采用分類記憶的方法進行詞匯的識記
英語的詞匯具有不同的分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按照詞匯的詞性、發音、結構以及意義等進行分類。例如,在名詞中,再進行細分,分為自然現象的、物體的、人的等。動詞詞匯可以分類為及物與不及物動詞、系動詞、情態動詞以及瞬間動詞等。這樣,對詞匯進行分類集中識記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讀單詞的能力,學生更容易發現詞匯之間的各種聯系與區別。通過分類將沒有規律的機械的單詞識記轉變成為具有規律單詞識記以及有意識的識記,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加深記憶的效果,提高對于詞匯的靈活運用能力。
3.將詞匯置于句子中進行記憶
語言的學習主要是字、詞、句的學習。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大量的詞匯與具體的情景很難聯系起來,因此,教師要將詞匯置于具體的英語句子中。詞匯可以在句子中將意思進行全面的展現,通過一個句子就可以有效的進行詞匯的記憶,并且在句子學習之后可以在文章中進一步學習。這樣,學生通過詞匯、句子的學習為英語的寫作奠定基礎。此外,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文章,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拓展詞匯。
三、開展各種活動,促進學生對詞匯的靈活運用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促使學生能夠對詞匯進行實際應用,利用學習的詞匯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教師應該指導開展多種活動,促進學生對詞匯的靈活運用。
1.開展情境對話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情境對話是常用的方式,也是學生利用英語詞匯表達自己的重要的平臺。教師可以設定一個情景與學生進行交流,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例如,可以設置在醫院,或是在商店等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進行不同場景的詞匯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與應用能力。
2.口語交際活動
口語交際是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利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堂外也可以利用英語進行對話。教師可以設置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進行練習。例如,可以設計有關food,sports,interesting等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聯系密切的話題。通過簡單的對話,促使學生能夠掌握詞匯的基本運用方法。
四、結語
英語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要求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倡實踐、參與以及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的應用能力。因此,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導入,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指導學生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詞匯的識記,并提高學生對詞匯的實際應用能力。
作者:鄒海芳 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城東中學
第五篇
一、培養內在的興趣
什么是興趣?現代心理學研究已經向我們表明,興趣是人對事物的積極而持久的認識傾向,它與大腦皮層中思維活動的興奮中心相伴隨。興趣可以極大地增強記憶,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就必須堅定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些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強調借助Guessinggame、Competition等學生喜歡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一方面,有效的詞匯教學應該是方法多樣的,不是僅僅通過上述活動都能完成的;另一方面,這種活動只有在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并具有較好的學習動機的前提下才會激發學習興趣。而農村初中的學生,絕大部分本身基礎差,詞匯量有限,對活動的參與度就低,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觀眾”,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讓學生高效學習的最佳手段。通過這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的積累,筆者深深地體會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是有一定的前提的,那就是讓教師受到學生的認可,贏得學生的喜愛!正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對教師的認可與喜愛同樣地會轉移到教師所任教的課程上去。要讓學生認可并喜愛教師,自然需要高超的教學藝術和健全的人格魅力,但歸根到底必須落實到一個字,那就是“愛”。筆者以為,這種“愛”不是表面和淺顯的,而是實在與深刻的。唯有做到了“真愛”,才會使學生真心的喜歡教師,進而喜歡這門課,學生的內在興趣就能激發出來,教師的話語就變得舉足輕重,每個學生都變成“聽話”的學生,學習中的枯燥、壓力、機械等問題就不再成為問題。
二、講究教學的方法
學生興趣的激發只是詞匯教學的第一步,下一步要考驗教師的教學藝術了,那就是如何使詞匯學習進行得輕松愉快、事半功倍。常言道: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對于不同的教師,教學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有幸拜讀了有關的文章,如《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藝術》、《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閱讀課中的詞匯教學》、《基于話題的有效詞匯教學》、《詞匯教學與評價》、《主題詞匯教學法》等等,作者從不同的側面談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無疑對日常的詞匯教學有借鑒作用。然而,每一種策略又都是作者自己經驗的總結,有著特定的對象和環境,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機械照搬。
筆者認為,就農村初中英語教學而言,重點要注意以下兩方面:首先,運用分層教學。《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指揮棒,根據大綱的基本要求,一名達標的初中畢業生,要掌握1600個左右單詞的詞匯量。然而在農村初中,要求所有學生都能達到這個目標顯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會適得其反。想要從更大程度上接近目標要求,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無疑是有效可行的,具體原因又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基于詞匯的分層要求。現行初中教材中的詞匯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區分,不能每個詞都同等對待、同樣要求。對于重點詞匯要求學生不僅能拼讀而且能運用,教師要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要創設相應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法,從整體上去感知和理解重點詞匯。不僅要注重詞本身的音、形、義,還要關注詞背后的文化內涵。一方面,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重點詞匯,重點詞匯的教學中要注意:一要強調詞匯的復現率。
新西蘭語言學家Nation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單詞的復現頻度達到5~16次,就能被學習者熟練掌握。因此,教師在教好重點詞匯進行后續的操練中,要刻意地反復出現這些詞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二要注意詞匯的一詞數義。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英語中的絕大部分單詞都有幾種甚至十幾種漢語意思,在不同的語境中所表達的意思也完全不同。下面我們以pickup一詞為例來對此進行說明:(1)Alice,couldyoupickmeupafterwork?(接,送)(2)Crystalpickedupallthethingsandleftherparents.(整理東西)(3)Johnpickedupabigstoneandthrewitto-wardsthedooroftheclass.(拾起)(4)Jimmypickedhimselfupandcontinuedtorunagain.(跌倒后重新爬起來)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詞可以使用于不同的語義場,而不同的語義場又具有不同的含義。對于教師而言,在日常教學中就不能單純孤立地去講解詞義,而是要根據不同語義場創設不同的語境,靈活運用,合理理解。另一方面,對于非重點詞匯,則可以“浮光掠影”地進行“泛”學,只要學生能聽、會讀即可。既可以給學生減壓減負,又可以抓住重點,有的放矢。
其次是基于學生的分層要求。筆者對所教學生進行素質分析后,把他們分成了三個層次:A層次: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B層次:有希望考上一般高中或職高的;C層次:完成義務教育的。這里要把握好三點:其一,哪個學生在哪個層次,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自己把握的,對于學生本人來說并不知道。其二,不能把某一部分學生固定在某一層次上,要考慮學生的變化和發展,講究與時俱進。其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操練中設置的練習也要有層次感,要讓學生感到“跳一跳,能摘到”,既不覺得沒壓力,又不覺得沒信心,不斷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在成功后所帶來的快樂,不斷增強學習的后勁。
三、培養智慧學生
智慧是指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簡單地講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教師教學有三個層次:教給學生知識的教師是第一層次,教給學生方法的教師是第二層次,而教給學生學習智慧的教師就是最高層次。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旦學生具備了學習智慧,將終身受益。筆者認為,詞匯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智慧的培養也是無處不在的:
1)朗讀教學可以培養智慧
詞匯教學的原則是聽說領先,道理其實很簡單,小孩呀呀學語的時候,總是通過聽別人說,然后自己模仿著說,從而學會說話。所以,教師在教單詞(尤其是在七年級)的時候,必須首先讓學生聽,讓他們正確地辨音,再讓他們大量模仿,要求他們做到讀正確。讀正確是學語言的關鍵,只有讀正確才能從聽的意義上掌握詞匯,真正解決單詞拼寫的難題。在具體的詞匯閱讀教學中,要盡量做到音、形的相互統一,相互聯系。如元音[i:]和單詞we、meet、read、receive、believe中的元音字母或元音字母組合聯系起來,就能破解拼寫難題,同時也為進一步的“讀”打下基礎。
2)詞匯拓展可以體現智慧
跟漢語的偏旁部首不斷變化一樣,英語的很多詞匯是通過構詞法來進行變化的。其中派生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單詞。如:當學生了解了前綴“dis-”,“un-”的意義以后,就不難理解discover,disagree,dislike和un-fair,unhappy,unequal等的詞義;明確了“-less”,“-ful”的意思,就可以把握careless,armless,hopeless和care-ful,colorful,helpful的含義。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英語單詞的記憶也有規律可循,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既增添了學生對學好英語的信心,更對學生詞匯量的擴大有著很大的幫助。
3)語塊學習可以提升智慧
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盡管學生能夠記住大量的單詞,可有時還是看不懂文章,也不會遣詞造句,更談不上寫作。其實道理很簡單,學生僅僅記住了他所學的一些孤立的單詞,但是卻不知道把這些單詞搭配在一起時是什么意思。這就猶如小孩子搭積木,有的孩子只認得單個的積木材料,但無法通過不同的積木組合而呈現出不同的奇妙景觀。比如,black是“黑色”的意思,tea是“茶”的意思,而這兩個詞搭配在一起構成blacktea,有的學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黑茶”,其真實意思卻是“紅茶”;再如,white是“白色”的意思,man是“人”的意思,而這兩個詞搭配在一起構成whiteman,有的學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白人”或者“皮膚白白的人”,其真實意思卻是“忠實可靠的人”。又比如yellowbook,lookafter,restroom等短語,拆開以后各個單詞的意思和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截然不同。由此不難看出,英語詞匯學習的最佳方法是“語塊學習記憶法”,它通過習慣搭配、常用短語、固定搭配等方式牢記大量常用和有用的語塊。真正有經驗的教師應該懂得,引導學生積累“語塊”,學生的智慧將“豁然開朗”,學生詞匯學習及語言應用能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語詞匯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龍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更要切實遵循學生及教學實際,在充分熟悉教育對象與教學環境的基礎上,不斷地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不同的分層教學,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智慧地學習,從而逐步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作者:呂壽云 單位:浙江省慈溪市勝山中學
第六篇
1、邊遠地區英語詞匯教學的障礙性因素解析
對于邊遠地區的學生來說,中學英語的學習存在著一系列障礙性因素。可以歸結為客觀因素與主觀原因。客觀因素通常包括地理環境的劣勢、經濟發展的靠后以及信息環境建立的不發達。均可以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環境的相對困難。主觀因素包括學生主體對英語學習的不感興趣,家長與社會對英語學習的觀念性較差,造成社會與學校的學習觀念有所偏差。
1.1外界教學環境的制約
對于學科的發展與學科內容的細劃的提升,教學設備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正是因為這一問題的存在,英語教學設備的缺乏,嚴重地制約著英語教學能力的提高。對于大多數學習者來說,除了有較好的教學人員外,還應具有較好的教學設備所跟進,才能保證學生的具體學習。從學習的角度,與具體實踐應用的角度,教學設備的應用是不可避開的。英語詞匯教學也體現這一問題,語音機設備的投供或者錄音設備的應用,以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給英語教學帶來一系列的影響與促進。邊遠地區的信息化設備相對靠后,據相關調查顯示,每所學校尚不能具備一個語音學習室,更不用說其他設備。對多媒體教學的情況調查顯示,30%具備部分多媒體使用的能力,而大多數學校尚不能采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
1.2教學人員專業化能力的限制
邊遠地區的師資來源大多數來自各類師范學院類專科畢業學生,本科學歷人員相對較少。其由于經濟發展原因與環境問題,部分學歷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不愿意到邊遠地區來進行就業,而使得區域性語言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這一點是大家所共識的,也是難以避免的。教學人員個體能力直接影響到教學成果的體現。因此,邊遠地區的師資力量配比應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重視,尤其是專業化人才的引入,這一點極為重要。對于英語的學習來說,專業化人才的培養理念與教學方式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專業能力對學生的學習來說,可以說是起到重要的引導性作用。
2、邊遠地區中學英語詞匯教學障礙性因素應對研究
2.1英語詞匯專業化人才的引入或多元化培養在職教學人員專業化能力提高
通過高薪引入優秀外語人材的進入學校進行執教,使原有的教學體系有著新的力量的出現。通過地方性教學人員的培訓或送到外地進行行業內業務能力的提高。給外語教學能力的提高,帶來一系列的促進和提升。同時,以英語詞匯的教學為重點進行教學人員專業化程度的提高,使教學人員的英語詞匯教學能力有所提高,從而,促進區域性教學人員的教學與組織能力的提高。對于英語詞匯教學能力的提高,除了進行專業化人才的引入外。可以采用討論小組的方式,對如何進行英語詞匯教學進行討論與分析。可以通過與學生進行小組式討論,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方式與方法的調整。同時,加大英語專業化教學人員的培養與培訓,進行階段化的外出培養。給英語教學人員以一定程度的關注。關注其英語詞匯教學方面所獲得的階段性成果。
2.2信息化英語詞匯教學的設備軟件與硬件的增設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設備的應用與教學成果的呈現有著積極相關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與政府機構要對英語教學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更新與改善。尤其是對于外部環境不佳的邊遠地區,則要增設學校內的英語設備環境。而對于英語詞匯方面的改善,則要進行語音教學室的建設,通過讀與聽結合提高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鞏固性。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工具,對于學生來說,說練大于聽講。因此,通過設備的使用,促進英語詞匯的學習與提高。
3、結束語
邊遠地區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尚處于初級探討階段,其如何進行深入性教學與管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然而,教學人員作為主導因素的詞匯教學的專業化程度與英語教學設備的增設則是時下所注意到的顯性障礙因素,采用引入人才與培養本土教師,以及增加教學設備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具體環境,給學生帶來更為良好的學習外部環境,為學習英語興趣與英語詞匯學習的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實的基礎。
作者:項以敬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