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體育論文
一、教師應組織好課前的準備活動
體育課前的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一個環節,是新授課前的必備的活動。做好體育新授課前的準備活動,對于提高學生動作的規范、協調,提高運動肌肉的靈活性,減少課堂教學中的肌肉挫傷、拉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做準備活動時,應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年齡特點,以一定的游戲內容為依托,學生活動的動作既要規范,又要有力,同時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準備活動不要天天都是老一套,單調枯燥,關鍵是要安排、設計對本節新授課內容相關的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從而激發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絕對不要讓學生認為準備活動就是做做操、壓壓腿、活動活動關節。通過體育新授課前的準備活動,使學生的關節靈活、肌肉富有彈性,使與新授課有關聯的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動,保證體育新授課的有效地進行,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體育課教學要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體育課教學目標的著眼點不應僅僅放在培養學生體育技能和身體機能上,應該樹立體育課教學為學生身心健康服務的教育理念,當然,身體健康是必需的,還要有心理上的健康和強烈的社會適應性。因此,體育教師不能單純進行技能技巧訓練,要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活躍發展起來。體育課教學要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的要求和體育教學計劃的編排,安排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由于體育課基本上在操場進行,而且又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組織教學很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善于組織、合理安排,下大力氣對學生進行體育課常規教育,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特別抓好體育課前的整隊、準備活動的步驟、場地的布置、體育器材的回收以及學生進行動作練習時的組織紀律以及安全要點。初中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又是在室外上課,容易被周圍的新奇的東西吸引,轉移注意力。這就更要求教師組織教學時,穿插有趣的教學活動或者游戲,在上課時加入一些帶有小組比賽性質的內容,使學生精神集中的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三、體育課教學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
初中生的意志品質還沒有徹底形成,有效注意時間只能保持20分鐘左右,學習的動機不能長期保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這個心理特點,將新授課的內容集中到課堂開始后的一段時間,課堂后半段就是鞏固、消化、練習所學內容,通過分組活動、游戲,最大限度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另外,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要及時對學生活動的結果和效果及時地作出評價。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動作的矯正以及強化。當然,對學生的行動,教師要及時給予巧妙的評價,做到大范圍表揚,甚至點名表揚。批評要注意方法方式,更不要公開點名批評,如果能夠在課下單獨批評更好。即使不得已對學生進行批評時,也要先使勁找出學生行為中的“亮點”,先給這些學生充分的肯定,在適當的指出學生的不足,使學生易于接受教師的意見和看法,避免產生逆反心理。
四、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根據時代的要求、社會的發展,以提高青少年身心素質為己任,潛心研究素質教育理論和新課改理念,落實中學體育課程標準,根據體育課教學的自身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激發學生上好體育課的興趣,富有成效地組織準備活動和課堂教學,藝術而巧妙地對學生進行表揚與批評,創新、規范、優化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圓滿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培養未來時發表展所需要的體質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作者:李艷霞 單位:河北省清苑縣清苑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