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數學教育論文
一、培養學生形成有助于數學教學的素質
1.數學課堂教育重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首先,教師是占有課堂的主導地位。但是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講授數學的知識與解題的一些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素質。在數學的教學中首要的就是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素養。那么,教師就需要將之前應試的教育方式改變,不能一味地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思維改變多少都不顧。把握住每節課的關鍵點,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科實質,徹底轉變教學觀念,從備課到授課、課后始終貫穿著以培養數學思維為重點的主題。像數學技能、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數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是要在自己課堂教學中明確的目標,從而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授課前應該徹底考慮清楚這一堂課教什么、如何教、為什么這樣教的問題,以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思考學生面對這樣教學后的接受程度是怎么樣的,是否對提升學生學習素質有幫助的問題。
2.在數學課堂中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習數學的素質主要包括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學能力。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深入探究、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深入挖掘教材,梳理信息,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是教師應該注重的,從而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生內心形成不斷探索的習慣。與此同時,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時候,要做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老師引導和學生求學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并分別指導不同類型的學生,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精神。這樣可以彌補班里眾多學生難以得到教師單獨指導的不足。因為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小組為主,它的優勢在于它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由此可見,在學習和教學中加入交流和互動能夠讓索然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提高,在學習中培養素質,再以優秀的素質促進學習,這為提出假設、傾聽他人,學習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循環形式。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
素質教育之所以區別于應試教育,有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展,其中的要義就是全面發展,每一個學生,每一種類型的學生都能夠得到進步和發展。而對每一位學生負責也是數學這門主要課程必須做到的責任之一,照顧成績較差、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盡量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要求,并且都有所提高。而數學教學應發揮基礎學科作用的同時,也應在當今以人為本、綜合素質為核心的現代化教學中,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進行有機結合,以學生主體為立足點,最終實現差生、中等生、優等生不同的進步和發展的目標,我們追求的素質教育最終目的也正是這樣。
二、結語
總之,數學課堂不是單純的運算和幾何思考,要將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起來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但是其重要性和之后所起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將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好才能讓他在將來的道路走的更加通暢和順利,讓我們的數學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杜先冬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