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中學體育論文
一、中學階段終身體育興趣的培養
(一)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學習內容
只有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內容,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才能充分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如投擲實心球項目,女生大部分不感興趣,而她們上肢力量和爆發力又普遍較差,在練習中先用小而輕的實心球,同時采用分組接力的方法,也就是第一位同學投擲的落點,是本組第二位同學投擲的起點,以此類推,最后一位同學的投擲落點就是本組的成績,遠者為勝利組。這樣不但調動了每一位同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充分挖掘了每一位同學的潛能,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二)將多媒體技術引入體育教學中
教學時可事先制作好課件,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講評引導,用光、聲、音、像等多種手段取代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可以拓寬知識,活躍氣氛。如可以將新的體育動態,如亞運、奧運、體育明星等等通過多媒體及時傳播給學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更激發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意識。
(三)將傳統素質練習與趣味性體育活動、游戲相結合
傳統素質練習的鍛煉效果雖然非常明顯,但顯得枯燥、乏味,易使學生疲勞,不能長久堅持。為揚長避短,教師要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采用傳統素質練習與趣味性體育活動、游戲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小團體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等,增加課堂趣味性、活潑性,讓學生感到生動有趣,從而樂于參與,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性高、興趣濃厚,就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課堂延伸到課外,從而產生了課堂帶課外、課外促課堂的良性循環效果。
二、中學階段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
在形成了終身體育的興趣后,關鍵的問題就是培養終身體育的能力。無論興趣有多高,如果沒有終身體育能力作為支撐,終身體育的最終目標將無法實現。
(一)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培養終生體育能力的基礎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著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掌握體育鍛煉方法的能力;自我組織與管理的能力;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等。學生具有了上述能力,就能在走出校門后的各個人生階段中,根據自己的體能水平和生理狀況,合理地安排運動項目和鍛煉強度,使鍛煉更加科學、更加有效,這樣終身體育能力就會逐步培養起來。
(二)全方位培養學生能力的基本方法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好學生的上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掌握體育鍛煉方法的能力相對較易培養,但選擇適合終身體育的項目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將一些能終身受益的項目引入到中學體育教學工作中,如: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運動,適應現代人生活的網球和健身操運動等等。自我體育鍛煉的能力的培養應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要有意識地給予學生以獨立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對練習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運動動作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自我組織與管理的能力應主要通過一些集體項目和分組對抗項目加以培養,如籃球、足球、游戲等。在課堂上,可實行體育委員、小組長輪值制,并給予他們以較大的發揮余地,這樣可使一些體育方面相對弱勢的學生擺脫被動境地,提高組織與管理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可通過一些集體活動培養,如利用游戲、比賽等。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與變化的能力是一個大課題,可以說它應該是各學科的一個共同工作內容。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我們應始終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作為工作重點,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從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入手,全方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和能力。我們希望學生經過中學體育教育階段以后,無論是在步入高校還是走上社會時,都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終身體育的觀念,這種觀念將伴隨他們一生,并將越來越牢固地植根于他們的心靈之中。
作者:劉淑珍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雪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