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語文論文
1.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的兩個重要主體,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都作為課堂的中心,教師認真地向學生講授知識,但是教師們并沒有真實地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和學習的主體,根據(jù)《新課標》提出的要求,教師首先必須轉變觀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他們的需求為教學的目的。
2.充分利用高中語文教材
對于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來說,教材是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根據(jù)人教版的必修教材在詩歌鑒賞這一板塊的設計,詩歌鑒賞部分必修的詩詞共有三十首詩詞,其中僅有三首現(xiàn)代詩歌,其余二十七首均為古詩詞,從詩詞編寫的體例來看,整體是按照詩詞產生的時間先后排列的,其中,唐詩宋詞的數(shù)量最多,這都說明考察的重點應當是唐宋時代的詩詞。因此,教師在教授詩歌鑒賞部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結合教材,要注重教材提出的要求。
3.注重誦讀詩歌,領導學生感悟詩歌情感
學語文非背誦不可。這條定律在詩歌鑒賞方面同樣適用,教師在教授詩歌鑒賞部分的時候應當注重誦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們養(yǎng)成誦讀詩歌的習慣,同時在平時要注意補充課外知識,因為對詩歌的理解也是建立在一定閱讀量基礎上的,具體的,在誦讀詩歌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有范讀過程,通過示范誦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詩歌優(yōu)美的地方和作者要傳遞的情感基調,對此,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播放名家誦讀詩歌的音頻或者視頻,也可以通過其他激勵手段鼓勵學生們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自身的興趣。
4.注意總結命題角度和答題思路
詩歌鑒賞能力最終仍然要在卷面上展示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答題能力,應當注意總結高考在詩歌鑒賞方面的命題角度和答題思路。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發(fā)現(xiàn),在目前的考試命題中,詩歌鑒賞類一共有以下幾種命題思路和角度:首先是鑒賞形象類,此類提醒主要考察任務的特點和形象,一是鑒賞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而是鑒賞第三人的形象;其次是鑒賞語言類,此類主要注重理解關鍵詞句,需要學生們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語言的含義;再次是鑒賞技巧類,此類題型主要注重分析作者在寫作詩詞過程中使用的各類修辭手法;最后是鑒賞評價類,這類題型通常要求學生從整體上對詩詞進行評價,這就需要綜合把握,包括提取詩詞的關鍵信息以及分析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等等。
作者:劉劍鋒 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