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教育是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親其師,信其道。”班級管理中應該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每位學生都渴望被賞識,也只有被老師賞識了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激發進步的愿望與動力,才能使學生變得自信、自強。因而,為師者應該以發展觀看學生,處處關注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細心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心賞識每一位學生。學生在賞識的過程中,就產生愉悅感,也就樂意親近老師,喜歡老師,并相信老師。每位學生就會樂意做得更好。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注意賞識教育,真正去關心學生成長,那么,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就水到渠成了。
二、自我賞識,學生更自信自強
學生每天都要完成很多事情,如果每件事情的完成都能被賞識的話,就會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成功快感,從而激勵孩子不畏艱難主動做好下一件事。而老師不可能時時事事都能評價賞識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因此,我就試著培養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自我賞識。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我賞識意識,我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讓學生表揚自己今天做好了哪些事情,試著給自己寫評語。如,“我真棒,作業完成得真快!”“我真行,自己解決兩個難題!”“我真好,今天我幫助同學了。”“我的責任心真強,班級的衛生讓我打掃的很干凈。“”我很孝順,……“”我很講文明……”事后發現對學生進行自我賞識的教育很成功,學生變得自信了,自覺了。不少家長也說孩子懂事了。
另外,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賞識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展示各自的才華,彰顯個性。在集體活動中,一定要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學生才會更加熱愛集體活動,有榮譽感。學校的大合唱比賽前,我總是說,我們班唱得就是好,肯定得第一。臨上臺前,我對學生說“:誰最棒?”學生回答:“我們!“”老師堅信,帶著自信上臺吧!我的學生就是最棒的!”學生帶著這樣的自信與信任去比賽,成績怎么會差呢?當然,賞識絕不是萬能的,有時也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懲罰。
但懲罰絕對不是體罰,更不是傷害。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懲罰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教育。懲罰要及時,要讓學生明白被懲罰的理由,甘愿受罰。還可以罰犯錯誤的孩子為班級做一件好事,讓懲罰變得美麗。
三、總結
總之,不管賞識還是懲罰,出發點只有一個,都是為了孩子的進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只要我們付出真愛,任何教育方法都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作者:朱寶昌 單位: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三道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