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藝用人體解剖學及其透視規律的掌握與科學運用
人體解剖的造型規律主要體現在比例規律、形體規律、運動規律這三個方面。人體各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關系,這種比例關系隨著人的生長發育變化著,而且有著種族之別與個體差異。例如我們一個成年的東方人一般有七個半頭長,一到兩歲的小孩有四個頭長,四到五歲五個頭長,九到十歲六個頭長,十四到十五歲七個頭長,西方一般成年人八個頭長等。形體規律就是人體各部分的外在形狀,這個形到底是這樣形成的,骨頭是怎樣長的,肌肉是從哪里開始生長到哪里結束。運動規律涉及人體的重心變化,關節的運動規律及其對造型的影響等。這些內容都是人體素描課程教學之前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
掌握解剖規律是為了更好的表現對象,但是解剖絕對不能代替對對象的感受,這里就涉及科學運用解剖規律的問題。如果解剖知識代替你的感受那是非常可怕的,因為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完全按照解剖圖那樣長的。由于職業不同,生活經歷的差異以及遺傳等諸多因素,有的人肌肉厚了,有的人肌肉薄了,甚至有的人肌肉是畸形,如果用解剖知識套用的話,那么所表現的人物就沒有個性,因此是不可能畫一幅優秀的人體素描作品。但是我們必須要清楚,解剖中的一些基本規律是不能夠違背的,而且理性的解剖知識非常重要,它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去感受對象。現在我們美術界有一種現象就是一味最求創新而忽視基本功的訓練以及輕視基本規律的掌握,甚至國內有一些美術院校砍掉了解剖、透視課程,素描課程也大大壓縮,這些將會影響學生的造型能力的提高。達•芬奇曾說:“限制產生力量,自由走向死亡”,只有我們掌握了規律才能夠獲得更大的自由。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跟學生講清楚解剖的優點及運用不當的缺點,使解剖學成為我們表達情感的非常強有力的手段。
人體素描寫生中出現的形體問題絕大部分在解剖上面,還有一部分問題出現在透視上。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透視分為線性透視、色彩透視、消失透視三個方面。在人體素描寫生中透視主要體現在線性透視與消失透視兩個方面。人體的骨骼和肌肉絕大多數處于左右對稱狀態,但是由于作畫者角度的變化就會出現近大遠小的變化規律,人體素描的輪廓不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線性透視沒有掌握好。消失透視主要體現為畫面的黑白灰及虛實關系,畫面的黑白灰及虛實關系對物體的立體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畫面的構圖與取景效果與透視學也有很大的關系。達•芬奇等藝術大師曾經為透視學知識的研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們要深入透徹的學習透視學知識。這些規律在人體素描教學中務必跟學生講清楚。
二、整體觀察方法與整體作畫能力的培養
在造型藝術領域素描課程使用的工具最為簡單,但是它解決的問題并不簡單,它解決的是一切造型藝術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整體觀察方法的培養是一切造型藝術都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因此整體觀察方法的培養要貫穿造型藝術的始終,貫穿作畫的每一個環節,人體素描教學中尤其需要重點訓練。人體素描是美術院校高年級的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具有更高的駕馭畫面整體的能力。當我們面對一個人體模特的時候,首先我們需要對人體模特的精神氣質、形體特征、黑白關系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布置模特的動態,設置合適的光線。布置動態和設置光線應充分展現模特的精神氣質,同時還要展示形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人體的結構與造型。這些畫前的準備工作雖然是老師在做,但要給學生講清楚老師這樣做的目的,這是培養學生整體能力的開始。接下來是每一個學生具體作畫的過程。具體作畫對每個學生來說大體要求基本相同,但由于每一個學生個體差異、能力高低、作畫習慣,他們會選擇不同的表現方法、作畫角度、作畫工具、紙張和形式多樣的構圖,因此他們在紙上呈現的畫面效果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角度、同一工具、同一紙張,躍然畫面的形象也無一雷同。面對這一現象,老師要給學生正確的引導,而且學生有些個性還需要保留和提倡。
尤其不應該提倡學生一個面孔,這是培養學生藝術個性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教師也應堅守學生在作畫時整體觀察表現的底線,這一點絕不能放任自由。因為整體觀察能力是藝術家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表現世界必備的基本能力。以人體素描具體的來說,輪廓階段整體的要求就是先抓住模特大的動態和神韻以及各部分的比例關系,而不是鼻子、眼睛等細微的結構,那是下一步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整體作畫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在具體作畫時要求學生先方后圓、先直后曲;先表現大的體面轉折及動態關系,然后塑造局部的形體結構;先表現整體的黑白灰關系及畫面的明暗節奏,然后刻畫細節的微妙明暗關系。
在深入刻畫階段尤其要注意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這個階段學生往往容易陷入自然主義的泥坑,照抄光影,照抄細節。這個時候教師要求學生大膽的概括,主觀的處理取舍。大膽的概括,主觀的取舍并非不要細節,而是將能夠反映人體模特精神氣質與形體特征的細節強化,將有損畫面整體效果與減弱模特精神氣質的細節舍棄或減弱。精心強調某些有意義細節與大膽舍棄不必要的細枝末節一樣,都是一種創造,都是在檢驗學生整體作畫的能力。古往今來經典美術作品無一不是進行了匠心獨運的概括取舍,著名的美術大師無一不具備超人的整體駕馭能力。這一素養在人體素描教學中必須大力培養。
三、素描語言的探究
任何一種藝術門類都有自己的語言形式特征,一個藝術家從事某一種藝術必須終身對這一藝術進行不懈怠的研究。人體素描教學為美術院校高年級的基礎課程,學生即將面臨畢業創作。因此該課程不僅要解決學生人體造型的基本能力,同時還要開拓學生視野,不斷進行表現語言的探索,學生有了自己鮮明的藝術語言,才有能力進行成功的藝術創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頗,作為教師必須權衡二者的關系,使基礎教學與創作素養的提高相得益彰。前者強調的是扎實的基本功,后者強調取長補短,突出個人的特點,形成藝術風格。絕對不能夠將人體素描課程僅僅當做基礎訓練或研究解剖的基礎課程。目前,國內素描教學存在基本研究與表現語言探索脫節的不良趨向。要么過于基礎研究,忽略語言探索;要么過于語言探索,輕視基礎研究,使學生過于放任自流。
在人體素描教學中關于語言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素描本身的語言研究;另一部分是作為普及性的基礎語言研究,它適合于一些造型藝術門類。對于素描本身的語言研究中國素描教學做得不夠,有很多藝術家僅僅將素描作為油畫、國畫、雕塑等藝術創作的草圖階段,這其實是對素描本身作為一種造型表現形式的漠視。其實西方有許多藝術家就是以素描作品聞名于世。例如,德國荷爾拜英的肖像素描中對人物神韻刻畫以及線的運用與裝飾化手法,法國安格爾的人像素描中的線面結合手法,美國懷斯的肖像素描中線的運用與皴擦相結合的手法以及意大利米開朗基羅人體素描的結構畫法與達•芬奇的素描中的強烈的明暗關系等,這些藝術家的素描都具有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中國也有以素描作品成就于世的,例如中央美術學院已故畫家王式廓就是以《血衣》這件大型情節性素描作品著稱于世,雕塑家錢紹武的肖像素描與人體素描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美術界具有重大的影響。這些充分表明素描本身的表現語言的重要性。
在人體素描教學中作為不同造型藝術門類所具有的共性語言形式也應該研究。例如畫面的構圖法則、形式美感、疏密關系等在人體素描教學中應該滲透,這些有利于學生從事不同畫種的專業寫生與創作。在人體素描教學中需要把握兩點:一點是相對程式化內容,一點是開創性的內容。程式化內容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是學生要繼承的傳統。在人體素描教學中學生要繼承的相對穩定的知識內容主要為人體的比例、動態、重心、體面轉折、骨骼肌肉的形態等。如果沒有這些相對穩定的知識內容,教學很難正常進行。具有開創性的教學內容是如何將人體造型與作畫者的情感表達融為一體,這也就是表現語言的問題。關于表現語言必須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當然也不是隨心所欲,毫無章法,這里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只有將這兩點把握好,才能更好地學習素描表現語言。
四、總結
在人體素描教學中通過上述教學方式與技法理論的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動手能力一定會得到加強,學生的審美修養會得到提高,對基本功的理解會更加寬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了學生的創作表現欲望,素描的基礎地位也會得到提高。
作者:蔡增杰 張玉青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黃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