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高中數學論文
一、構建開放式課堂理念與原則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開放式課堂的教學的目標是為了更好的使學生自我發展和提升,所以構建高開放式課堂必須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和能動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教學內容生活化。該原則是依據新課程標準得出來的,他要求高中數學的要讓學生從日常的生活中去學習,這樣通過學生已具備的一些經驗,再加上已有知識出發,就能夠很容易探索出數學的規律,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到的數學知識印象深刻,還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第三,教學過程互動協作性。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注重的是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形成互動,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的抒發自己的見解,共同解決一道難題,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為課堂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狀態提供條件。
第四,教學指導重點化。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等存在差異,創建開放式的高中數學課堂,要充分考慮這些差異,在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上應按照學生差異予以區別,進行重點性指導。
二、構建開放式高中數學課堂的具體做法
1、課堂導入多樣化,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
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提出了重要要求,而課堂導入正是開啟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教師在導入新的知識與內容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啟發學生開啟固有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整個課堂成為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時,需要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創設具體有效的情境。例如,課堂提問、故事導入、漫畫導入等方式,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2、課堂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實際生活
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已經遠遠超出了教材范疇,而數學教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已成為主流。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以解決學生的疑惑,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就能夠極大的刺激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使其能夠較為積極和主動的融入數學的學習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例如,在講“數的概念發展”章節時,一定要向學生灌輸以下思想:①由于計數的需要產生了自然數;②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需要產生了整數;③由于測量的需要產生了有理數;④由于表示量與量的比值(如正方形對角線的長度與邊長的比值)的需要產生了無理數(既無限不循環小數)。而這些思想對于學生的啟發性作用主要是疏導學生想法,讓學生明白,學習高中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3、課堂組織方式新穎,引入多元因素
在教學中,組織不同的教學形式,進行交互教學、集體教學、個別教學和分組教學等,靈活采取半圓形、圓桌會議形、梅花形的課桌擺放的形式,改變傳統的格子式的固定課堂擺放形式,擴大學生的活動空間,加強師生、生生的交流,引導學生之間形成自由討論、自由爭論的學習氣氛。多元的教學組織將靜態的課堂向動態課堂轉變,營造了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構建了豐富多彩的課堂,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例如,在講“數的概念發展”章節時,教師可以多向學生介紹一些數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科學史,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師生共同研究、共同交流的氣氛。
4、課堂評價多面化,考慮全方位因素
在評價時,教師要多采用鼓勵性、激勵性的語言,肯定學生,哪怕是一點的進步也要當面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展學生之間的作業互評,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之中進來,讓其真正體會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或未出現的問題,不僅自我意識得到提升,而且通過對自我問題以及其他學生所存在的問題的清楚認識,可以做到舉一反三等。開放的課堂評價可以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使得數學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楊坤倫 單位: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