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教育理論與作文教學的關系
一方面,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教育理論對學生的人生有著指導的意義,其中生活就是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學習中少不了要有必然的交流,學生要學會生活,就要學會交際,這與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個性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理論就是一種生活教育。社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社會又是學校生活,這就說明生活與教育、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就是以生活為中心。學生生活在學校中,學校又屬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生活與作文是統一的。
另一方面,生活教育理論可以為作文教學提供理論依據。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以現實的生活作為背景,可以指導作文教學走生活化的道路,為作文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作文生活化強調的是內容要貼近生活,無論是在寫作的過程還是教學的過程,都要實現生活化的統一。對于學生來說,生活化的教學有著豐富的內容,因為生活原本就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生活內容是作文的基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理論可以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和思考力。
二、用生活教育理論破解作文教學難題
一是教師在作文命題上要以生活為背景,越貼近生活的命題,學生寫作越順手,因為學生并不覺得題目空洞,生活中的素材信手拈來。生活教育理論要與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結合生活和實踐。教師在作文命題前,要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特別地留意和觀察,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命題的材料,讓學生能夠通過該命題捕捉到生活的樂趣,使學生有物可狀、有情可抒。總之,作文的命題要以生活為原則,體現生活的實情實景,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認識。
二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獲取生活的材料,強化學生對生活的作文意識。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生活不僅是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更多的是來自于社會,通過參與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需要親身交流,需要對事物的表達,豐富的社會生活素材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借鑒。基于對當下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思考,學生對生活有了真情實感和正確認識,端正了作文的寫作態度,提高了作文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是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參與到生活化的作文訓練活動中,深化作文教學的研究。學生在日常的作文訓練中,可以拓展生活的視野,教師要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描寫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訓練中,教師要為學生多提供些真實的生活場景,例如一些典型的具有社會背景的人和事,讓學生對此產生感想,作出獨立的判斷。學生寫作需要掌握多種的常用文體,教師要深化各類文體寫作知識的講解,加強對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借鑒美文佳作,讓學生對其閱讀和思考,適時指導學生進行反思研究,使學生具備破解難題的勇氣。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教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是教學的重點之一,作文教學也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難點。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習作文,就要將生活教育理論引入作文教學中,這對作文教學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生活教育理論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思想,為作文寫作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
作者:朱櫟霞 單位: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