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戲曲聲樂課必須重視學與用相結合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必須根據我院戲曲中專學生的特點,從中摸索規律制定出實際可行的方案。從我院多年來戲曲中專教學實際看,是唱、做、念、打基礎課與教戲、排戲相結合的教學程序。所以戲曲聲樂課必須與劇目教學有機結合,不然就會出現脫節,遠水解不了近渴,無法配合劇目教學的需要。
二、關于音位訓練程序問題
不論男生女生,學制三年或五年,在音位訓練方面,首先都應從“打開喉嚨”,“豎起咽腔”等,要引導學生弄清楚以下幾個關系,即演唱姿式與聲音的關系;氣與聲的關系;字與聲的關系;丹田與聲的關系;打開喉嚨與聲的關系;情與聲的關系,上述關系都是在用聲過程中有機聯系,相互配合的一個整體。所以必須簡易明了地讓學生懂得他們的關系和作用,便于在用聲時操縱運用。
低年級唱、念的選段要以開口音為主,結合閉口音練習。在板式和旋律方面應選擇短淺流暢、緩慢為主,如慢二八板(2/4)拍,慢拍(4/4)拍為宜。跺子板和快流水板可在稍高年級里增添。在聲位訓練方面,就是要抓住“開侯”“開口”不放,在此基礎上,還是要狠抓呼吸與丹田功能的訓練。
關于氣息的訓練,我認為不要限于純呼吸練習,實際上從生活中觀察和體驗,氣息是聲,情的動力和來源,也就是說不同的情緒,產生不同的氣息狀態。情和氣的關系,如同弓和箭,箭的射程是由于弓的張力大小來決定的。氣的粗細、長短、提、托、沉、推都是受情緒所支配。所以說從情中找、情中練、情中去體驗。比純呼吸練習收效快,易與鞏固,很少有副作用,這樣才能逐步達到吐字清、感情真、聲音美的戲曲聲樂教學目的。
三、關于男生唱腔教學問題
男生唱腔和聲樂的訓練,一直是我們的重點教研項目,以便從中摸索、探討一套規律,我個人認為關鍵是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還要向兄弟劇種學習借鑒好的經驗與唱法,京劇老生的唱法就很好,很科學。豫劇黑頭唱法,除了保持本劇種的吐字、咬字、韻味之外,也要借鑒學習京劇黑頭的演唱方法。即洪亮、又有堂音、還很科學。值得我們去琢磨,探討、學習。
另外男生必須按童音、變聲初期、中期、后期四個各階段科學的安排課時,準確選擇適宜的唱段,要能按人定調更好,不能因一部分男生處在變聲期,不讓他參加文戲劇目而只能去排沒一句唱腔的武打戲。這種做法對學生穩健的度過變聲期無益而有害。以上僅是本人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和想法,很不成熟。
四、總結
戲曲聲樂教學既復雜又漫長。需要我們不斷學習與探索。在繼承和發揚豫劇老一輩藝術家創造、積累,流傳下來的唱腔方法及經驗、成果的基礎上,借鑒姊妹藝術的精華,學習現代聲樂的的科學發聲方法,不斷發展豐富豫劇聲腔藝術。為戲曲事業后繼有人,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張桂梅 單位: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