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課程改革論文
本文作者:周曉東 單位: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技術系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正在經歷著一場歷史性的巨大變革。由于中學階段形成的應試考試習慣,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只會被動地應付考試而不會主動地學習,再加上課堂教學過程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基本處于單向傳輸狀態,教學過程缺乏學問探討和情感交流,難以使“教”與“學”達到有機地融合,影響了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此背景下,計算機技術系反思目前大學“教”和“學”關系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學生學習改革為核心的新的教學改革觀,逐步形成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完善“導學、助學”服務為前提,依托“網絡和多媒體資源平臺、過程控制和質量保證平臺、學習支持服務平臺”為基礎的良性互動的大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平臺構建互動模式。
1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團隊平臺的背景和意義
1.1大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及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在校期間的自主權越來越大,柔性的培養計劃、彈性的學習年限、自主地選擇專業方向,為學生的個性與興趣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充足的空間和條件。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旋律,隨著大學生自主支配時間的增多,自主學習活動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學習依賴性嚴重,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理論與實際動手能力相脫離,自控能力差,創新能力不強,應付學習、急功近利、厭學情緒突出等現象。如何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大學學習創新,成為當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1.2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平臺的意義
自主學習作為與維持性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方式,是創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打破固有傳統學習模式,以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在強烈的學習動機支配下,自主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運用各種有顯著成效的學習方法,對所學內容能展開獨立思考,進行多向思維,創造性地探索新問題,從而在學習活動中有所創新,培養創新心理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并以此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習態度,使之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養成自主創新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并最終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1)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的學習觀念就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灌輸。由于忽視了自我學習,學生漸漸養成了一種依賴書本、依賴教師的保姆式學習習慣,他們不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和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他們的思維空間,影響了他們的應變能力,使他們缺乏個性和創新精神。因此系部在推進大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平臺的構建中,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要讓他們真正明白教學的目的和學習的意義。針對大學生學習的特殊性,我們組織大家探討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學生從內心里認同自主學習的價值,變“要他學”為“他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師確定教學任務和目標
教師一旦確定教學任務和目標也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方向、動力和目標。學生在實施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應是漫無目的、盲人摸象式的學習,而是在教師所確定的教學重點、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之下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的自主學習。因為學生畢竟是處于學習階段,各方面知識儲備還不完備,還沒有能力自己來制定學習任務、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而學習又必須有一個方向要求和目標,否則就會無的放失,難以產生應有的效果,再加上自主學習不等同于“自學”,學生本身在向自主學習的轉變過程中,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大部分學生很難自行轉變成自主學習者。因此,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制定就成為教師首要任務,這是學生自主學習取得成效的方向性保證。
(3)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多媒體等學習資源,促使學生養成善于收集信息、整合資源的習慣。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只能從教材和教師那里學到知識,獲得的知識有限而且往往是一家之言,而在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下,學生不僅從教師和書本中獲得應有的知識,而且還應主動到圖書館、網絡、多媒體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中去搜集相關知識,既發散了思維、開闊了視野,又培養了搜集信息的能力,還為進一步理解教材、創新思想提供了條件。
2大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團隊的構建模式與創建平臺
根據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的特點,系部構建了由“學習指導”、“教學引導”、“提供平臺”,“制度支撐”四部分組成的自主學習創新平臺互動模式。
2.1根據專業教學特點,提供各種導學服務
導學主要指為自主學習成員提供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員可以使用的學習資源的種類日益繁多,隨之而來的是其學習方式也會有多種選擇,如何將幾種學習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自主學習指導老師在導學過程中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導學可以分為專業導學、課程導學兩種。專業導學:目的是幫助學員轉變學習觀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利用多種媒體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樹立堅定的學習信心。主要內容有:學習方法指導、專業技能學習、專業學習計劃指導等,為所有成員提供人性化的關懷。課程導學:自主學習指導老師根據學習小組成員間不同的專業基礎和知識水平,提供的不同的指導。主要內容有對本小組研究課題的指導、學習方法的指導、自主學習過程中技術性的指導、課程學習支持服務的指導、網上學習、小組協作學習、預約式教學的時間與地點的分配和安排的指導等。同時給學員留下電話、電子郵件及QQ等聯系方式,便于學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及時尋求幫助。
2.2構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現代信息平臺
為方便系部自主學習團隊成員做好課題研究,系部構建了以校園網為依托的互動式自主學習網絡平臺,并結合自主學習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要求和指標,確保每人有專有帳號、所有機房的每一臺計算機都能上Internet網,因而形成了一個信息化的網絡學習環境,為成員學習、研究進一步創造了條件。該網絡平臺具有以下特點:(1)提供開放性的學習環境;(2)有利于學習資源的共通、共享;(3)為生生、師生間的多向互動創設了條件;(4)實現團隊學習、自主學習二者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