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風險管理論文
一、風險管理導向下的內部控制內涵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在加強對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的控制以及防范風險方面,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發揮著相輔相成的作用。首先,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最初目標就是為了防范企業的潛在風險,從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趨勢來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其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很大的互補性。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的將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識別出來,再通過企業內部控制來對風險進行防范、控制和管理,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同時,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又依賴于風險管理對風險的合理識別和評估,兩者具有很大的互補性。
(二)風險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從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發展的歷程來看,近些年來,風險管理成為內部控制體系發揮的主要作用,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為了規范企業的風險管理,COSO委員會基于原有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推出了新的《全面風險管理統一框架》,在原有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了完善風險管理機制這一要求。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面臨的風險早已超越傳統的經營財務等風險范疇,新的金融風險、控制風險等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在這種環境下,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來構建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二、風險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以及風險管理意識的缺失
我國很多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比較落后,沒有嚴格按照現代公司治理制度來構建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以及風險管理文化存在缺失。首先,很多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企業的管理權以及控制權往往集中在少部分管理層手中,董事會以及獨立董事制度形同虛設,內部控制體系難以有效發揮其作用;其次一些企業對風險管理的意識比較淡漠,企業對風險的理解還停留在傳統的經營、財務風險階段,對完善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企業的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缺乏風險意識,導致風險管理的開展缺乏環境和基礎。
(二)企業缺乏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一些企業風險管理的意識比較低,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風險評估方法缺失,沒有成立專門進行風險識別、評估、分析和管理的機構,風險評價與預警機制不健全,風險防范和管理的能力比較低。尤其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很多企業逐步涉足資本金融市場,參與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越來越多,很多企業為了追逐高收益,往往忽視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帶來的高風險,企業對新型金融風險的管理能力嚴重缺乏,導致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法律風險以及破產風險等大大提升,嚴重損害了企業的長遠利益,制約了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企業缺乏先進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我國很多企業頻繁地參與全球經貿活動,為了規避匯率波動及原材料價格波動等給企業交易帶來的風險,很多企業在交易過程中使用金融避險工具。其中,以期貨期權交易、對沖工具等避險產品和套期保值交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盡管企業使用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初衷在于規避風險,但是由于企業內部控制的缺陷,加之大多數企業對金融衍生交易的經驗不足,使得一些企業往往面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隱患。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我國很多企業因為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而爆出巨大的虧損事件,其中,以中航油的期權交易業務巨虧和中信泰富的杠桿外匯產品交易失敗最為典型。這兩件事件的發生,都是由于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缺乏,導致企業高管擅自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三、構建風險管理導向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以及風險管理意識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和風險管理意識是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土壤,企業要以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為指導,從環境、制度、文化等各個方面為風險管理導向下的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提供保障。首先,企業要將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作為企業組織結構建設的重點,以現代公司治理機制為指導,從組織架構的設置、公司管理層次的安排以及權責明確清晰的角度出發,不斷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企業尤其要重視董事會制度建設,并引入專業的獨立董事,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工作的執行監督;其次,企業要不斷強化內部控制人才隊伍建設,在企業管理者以及全體員工中加強對風險管理的宣傳,建立健全運行規范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要不斷優化自身的風險管理文化,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另外,要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企業的內部控制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二)構建完善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應該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從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防范到風險控制等全過程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首先,企業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即能夠準確及時的對企業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辨別,引導企業管理層做出正確的決策;其次,企業應該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在風險被識別之后要對其進行評估,衡量其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程度,并根據相關的數據和模型分析風險所處的級別和可能發生的損失程度,并以此為依據進行風險防范和管理。風險評估是一個動態可持續的過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是持續變化的,因此企業需要對風險變量進行持續的評估;另外,企業應該針對風險選擇科學的風險應對和防范策略,即結合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據成本效益原則對風險進行應對和防范,以最小的成本將風險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最后,在風險應對策略制定之后,企業還要大力強化執行力度,各個部門要加強溝通和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將內部控制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并建立相應的激勵考核機制,督促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執行。
(三)構建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企業一定要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在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構建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首先,企業要為風險管理機制的發揮營造良好的企業氛圍。一是要不斷提升企業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強化其對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的認識,積極領導企業全體員工構建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二是要在全體員工中樹立風險意識,讓其在日常工作中對風險時時留心,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從而為內部控制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三是要建立企業風險管理文化,要將風險管理納入到企業戰略經營目標中去,讓企業文化成為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作用發揮的土壤;其次,要建立健全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內部控制管理體制。要對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有著清晰的認識,要將風險評估、風險防范和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中去。在風險發生之后,要積極運用風險管理手段來對風險予以控制,并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流程,從而以制度化的形式將風險管理機制落實。
(四)強化以內部審計為主導的內控監督機制
內部控制制度作用的發揮還需要有著良好的監督機制來提供保障,企業要強化以內部審計為主導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首先,企業要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及時的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為企業管理層進行各項決策提供依據;其次,企業要保障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管理層和其他部門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時候,切勿對內審人員進行干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獨立監督和評價作用;另外,企業要實施風險導向性的內部控制審計,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使內部審計人員全面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運用審計手段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風險管理等。企業還要將內部審計的結果與員工績效考核進行掛鉤,從而提高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措施實施的效果。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從風險管理視角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要加強對新型風險,如金融風險、控制風險等的重視,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在執行時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提升企業內部控制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鐘克興 單位:成都富升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