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學前教育論文
一、利用女生的性別特點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
學前教育的學生都是女生,(只有11級出過一個男生),女生天生有一種表現欲,這種表現欲也許是一種虛榮心,但只要恰當的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會產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學習一段時間后,我會利用每月的團日活動時間,讓學生們來個“故事大王爭奪賽”或是“兒童劇展演大賽”,告訴她們到時候我會和其他任課教師去觀看演出,并評出“最佳劇組”最佳創編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女演員、最佳龍套獎等等,爭取讓更多的學生獲獎,鼓勵更多同學表演和創造性表演,事實證明只要學生自身的積極性發揮出來,她們的能力真的會超過你的想象。這里還要介紹一下:“團日活動”是每月必有的班級量化考核項目,這“團日活動”是要有學校團委的學生干部來檢查的,表現的好班級量化都就會高,所以語言表演不僅是自己表演、小組表演,也是一個為班集體爭光而表演。鑒于此,學生們都會認真準備,準備過程就是個學習再創造的過程。我會示范,但是我每次都會給學生說,我的表演是我自己的體會,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所以鼓勵百花齊放,而且日常上課看到同學的創造性表演總會鼓勵,所以,當進行比賽或是展演的時候,總會有很多閃光的語言或是表演。在一次次的展示中學生克服了膽怯,提高了表演能力的同時,整合了其他學科的技能,如音樂、舞蹈等,促進各種技能的共同進步。
二、趣味化的教學設計提高學生興趣
1.上好一堂課從“師生問好”開始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課,要從“問好”開始。一般我們上課都是班長叫“起立”,同學們說“老師好”,老師說“同學們好”,這種問好毫無新意,遇到學生沒精打采的喊老師好甚者有的連起來都懶得起來,老師上課的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要找到更生動有趣的適合語言表演的導入方式,讓學生一上課就感到精神為之一震,有吸引力。問好形式可以根據授課內容隨機應變,有歌舞式有節奏說唱式有表演式。比如,學習快板書小段時,我采用節奏說唱式,一邊拍手打節奏一邊說“同學們大家好大家好”。上《幼兒節目主持》這一節時,因為內容是主持一次六一兒童節的聯歡會,有很多歌曲和舞蹈的節目所以,根據教學內容,我選用歌舞式問好。可以選用一首學生非常喜歡的歌曲比如《最炫民族風》的曲調來問好,學生也用這種曲調來問老師好。
2.游戲法教學
游戲法是指由兩個或更多的參與者在遵守一定規則的前提下,相互競爭并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我校學生初中時大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習慣不好,為了讓學生有興趣,我的語言表演課很多都采用游戲方法教學。比如,在普通話學習時,不再讓學生機械的讀單音節詞多音節詞朗讀和說話,而是采用“誰是記憶王”的游戲,隨便拿出10個字或詞,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記得最準確。還可以把這些詞任選幾個連詞成句或連句成段,即鍛煉學生普通話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設計民間故事《蟈蟈和蛐蛐說大話》的導入時,我也采用游戲法。讓大家做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我做老師,帶大家去郊游,這時候《小小智慧樹》的主題音樂《去郊游》音樂下,我們一起邊走邊唱。這種幼兒園常用的游戲法教學讓學生提前適應未來工作狀態,容易進入情境。
三、過程性考核與最終考核結合的成績評價方式
一般的成績評價都是其中或期末的一張試卷,但是這種技能型的課程筆試顯然是不能考查學生真正水平的。所以,語言表演的考試一般是過程性的考核與最終考核結合的形式。總成績100分,為最終平時成績和最終匯報成績的總合。平時成績包括課堂綜合表現15分,作業匯報35分。作業匯報根據實際情況約為每月一次,內容為當月的教學內容,以小組為單位,但每個組員都有成績。最終的平時成績為幾次作業匯報成績的平均分和課堂綜合表現分的總和。最終匯報為講幼兒故事50分,學生逐個進行考試,根據不同表現給成績。這種考查形式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大大加強,過程評價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性,能力強的會脫穎而出,弱一些的也會被帶動,能比較全面的考查學生的能力。
四、總結
語言表演課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語言的基礎性會惠及學生各種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語言表演也不僅是一門課程,它更從塑造學生自信、積極、有創造力的性格有著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兩年的語言表演教學有一定成績,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但是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方面,比如在加強利用學生自身因素方面可以成立興趣小組,以老生帶新生等。所以,我對語言表演課策略的探索不會止步,希望在將來有更有效更成系統的策略,使語言表演教學更上一層樓,為促進學生成為優秀幼兒教師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趙麗穎 單位: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