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生物論文
一、整理思路、綱挈目張
概念圖介入到學習中,可以培養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將教材內容與拓展學習結合到一起。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中《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如果一味說教這些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和消化吸收知識,教師利用概念圖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對細胞結構一目了然,老師教學起來也很順暢輕松。概念圖教學不僅體現了所要教學的內容,而且在學生面前展示了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對細胞的主觀認識。實踐證明概念圖的介入,可以在教學之前幫助教師完善教學設計,并能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任務知識進行排序。這樣,當學生不斷吸納知識并完善學習的過程時,有了概念圖的輔助,知識點會更加清晰,概念框架也會更加明顯。
二、改變認知,完善概念體系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將知識的整合用概念圖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觀察分析某個概念,這樣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教師的思維,也能及時掌握概念特點以及表述的要點。教師在利用概念圖表現層次關系時,不僅做到了知識可視化,也能讓學生通過主觀觀察發現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鏈式,讓學生在接觸到某個知識點、某種事物的時候就能初步形成結構清晰的概念體系。如“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教學一直是讓教師和學生為之頭疼的問題,如果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畫出概念圖,學生就會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使用概念圖,同時結合實際兩種細胞的結構模型,能讓教師很輕松地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很容易理解單細胞生物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且一個細胞就能完成所有生理活動;而多細胞生物由多個細胞構成就和人一樣,多個細胞共同完成生理活動。
三、教學評價的有效工具
教學反思后實現自我評價的重要條件就是概念圖。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素養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傳統教學中的想一想、做一做很難達到反思的目的。教師在引導學生畫概念圖的過程,就是在觀察、發現和整理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對已學知識進行有效的知識體系構建,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會發現以往被忽略的細節,從而有了突破性的理解。學生所畫的概念圖往往是不完全或是有缺陷的,教師可以從這點入手,找到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如在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應用》一單元后,可以讓學生回憶所學過的知識,利用概念圖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基礎知識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讓學生對概念圖進行綜述,同時配以例題。如隆冬時節,有一瓜農為提高黃瓜產量,在冬暖式大棚內放置了三個大煤球爐,以便提高棚內的溫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使黃瓜早日上市。他的做法是在天氣晴朗的白天,燒三個煤球爐,到了晚上燒兩個煤球爐,有人認為相反的做法才是正確的。你認為該瓜農這樣做科學嗎?你會站在哪個立場上?試說明理由。通過設計這個問題,學生就很容易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結語
總之,概念圖教學法不僅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教師需要輔助學生完善概念圖理念,及時糾正學生在制作概念圖時的錯誤,不能只強調概念圖的制作規則,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思考去表達某個概念,讓學生在適應概念圖理論后,整合新舊知識,構建生物學知識網絡框架,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生物學知識。
作者:張家勝 單位: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