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素描教學的手段及形式
(一)線結構造型
素描教學的基礎符號是線條,素描教學的基本手段就是線條的運用,通過線條來把握物象的形體結構關系。這一階段主要讓學生掌握形體結構關系和線條的應用。也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形體結構之間的組合關系,以及形體和形體之間的比例、透視關系。素描作為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其造型語言應注重線條的運用,而我們在基礎素描教學中卻常常忽視線條造型訓練的重要性。線條在繪畫藝術中是最具生命力和表現性的繪畫要素。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誡他的學生“要畫線條,多畫線條,線條就是素描,就是一切,一切決定于形式。”與西方素描相對應的中國的線描造型藝術,其實就是古代中國藝術家的造型基本功訓練,也就相當于那個時代的素描。在素描教學中對線條的表現極為重要,藝術家只有在對線條深入理解與把握的基礎上才能隨心所欲地加以運用,他的繪畫才能有一個質的提升。而在素描中線條的表現技法尤為重要,初學者應在描繪物象時使用直線,通過點成線、線成面的概念,沿著物象的形體結構才能描繪出物象,線條自身的變化和對比,也能產生虛實。虛實是客觀對象在對比中產生的關系,以虛見實,以實見虛。在進行素描繪畫時,虛實關系的處理能更顯畫面的空間關系,畫面層次更加生動,這樣虛實相間,畫面才有變化。點、線、面的變化非常復雜多變,它們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過程其實也是虛實的轉換過程。初學者通過線條的運用能更準確地表現對象的虛實關系,使整幅畫面更顯生動。
(二)明暗調子造型
明暗調子素描主要借助線條與明暗來表現光作用于物體的體積和空間效果,人們常把它稱之為“多因素素描”。它是素描學習最關鍵的環節。在這一階段要加強學生的光影和黑白灰意識,讓學生了解明暗色調變化規律,增強立體觀念和空間意識,讓學生掌握明暗交界線、中間調子、高光、反光、投影等五大調子。素描的基本目的,是要在平面的空間里表現出立體的物象來。黑白灰、光感和明暗層次也是素描的重要表現手段。17世紀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主要以光感的強烈對比來突出整幅畫面,在素描中用明暗來強調畫面效果。初學者在畫素描時,要注重整體的觀察和理解,要通過不同面的構成,理解體面和體積的關系,塑造對象的形體特征,在進行素描寫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面與面的轉折與構成關系,注意面的大小關系、強弱關系、虛實關系,把每個面理解成是整體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加以區別表現,突出主體,使每個面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平面技法在素描的運用中是非常廣泛的,可以通過平面技法使學生了解到大體明暗,在進行素描寫生時,作畫者應該通過大塊的平面的效果,把握好素描的大關系之后有助于自己進行深入刻畫。對素描的明暗調子的認識和把握,是基礎素描教學練習中必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基礎素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素描明暗調子的表現技法,還要通過美術鑒賞和優秀素描作品的學習,提高學生對明暗調子表現的認識水平。
(三)線面結合造型
“線面結合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素描表現形式,它結合了“線結構”和“明暗調子”的表現優點,強調主觀感受,既注重物體嚴謹的結構關系,又強調物體豐富的明暗變化。在素描中線面結合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表現性。根據表現對象和作畫者的主觀感受,它既可以側重“線”為主“面”為輔表現,也可以側重“面”為主“線”為輔表現。“線面結合造型”既能突出“線”刻畫物體結構和特征的表現力,又能發揮出“面”表現物體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優勢;既能快速作畫,又能對局部精雕細琢。在人物素描中,以“線”為主的結合法,很善于表現人物的形體特征、動態和表情。由線面結合的形式,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轉變,比只有面與面或線與線的形態變化要豐富得多,因此,線面結合法非常適合表現人物素描。在中外優秀的人物素描作品中,我們會發現這些作品絕大多數運用的是“線面結合法”,使我們能感受到線條的豐富變化和極強的表現力。“線面結合法”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基礎素描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它,難度也很大。它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造型能力,和對畫面效果很強的整體控制能力,還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主觀表現意識。所以,這是基礎素描教學的難點。
二、基礎素描教學的訓練方法
(一)關于臨摹
臨摹是學習繪畫快速便捷的訓練方法,它不僅是學習繪畫技法的基礎,也能夠使臨摹者更快、更直接地從前人的優秀作品中汲取經驗、增加見識、提高審美能力和鑒賞力,并理解繪畫構圖、風格、技巧等。而我們在基礎素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喜歡寫生而不愿意臨摹,有些教師則由著學生的性子也不安排臨摹課。還有一些人認為臨摹只不過是依葫蘆畫瓢,擔心過多的臨摹會壓制學生思維,使學生產生依賴感。殊不知它恰恰拋棄了學習繪畫的一條捷徑。事實上,每一位成功的畫家在其學習繪畫的初期階段都經歷過臨習階段,通過深入研究、借鑒、臨習前人的優秀作品,從中汲取大量的營養集眾家之所強,為日后形成自己的繪畫風格奠定了堅實基礎。國畫大師齊白石曾說“:我的第一位教師不是別的,而是《芥子園畫譜》。”當然,我們在安排素描臨摹課時,應該根據學生不同訓練階段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第一,初學者學習素描臨摹是為了學習筆法,學習明暗關系,為起步做基礎。第二,有了一定素描基礎的學生臨摹,是為了體會優秀作品中的藝術感覺,來汲取別人的精華,發現自己的不足。第三,學習遇到障礙的時候要及時地調整,有目的選擇作品臨摹有助于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素描水平的提升。此外,臨摹中外美術大師的作品時可以采用同畫家不同的工具,去感受不同的工具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筆觸痕跡反映出的速度、情感的變化、空間及肌理不同方面的審美體現。因此,臨摹是一種好的認識捷徑,初學者應該通過對優秀作品進行理解及臨摹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素描。
(二)關于寫生
素描訓練的關鍵還是寫生,臨摹只是輔助。因此,在進行素描臨摹繪畫時卻不可忘了寫生,寫生可以更有效地對初學者的素描進行提高,通過寫生可以使學生更真實地感受物象。素描寫生能提高學生對物體造型把握的準確性,能增加學生對空間立體感和畫面處理的感官認知。初學者在進行寫生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方式去嘗試對物象的表達,通過對不同工具的認識來提高自己的繪畫興趣。在進行素描繪畫時,應該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不斷進行對比,真實地反映物象。在素描寫生進行到一個時間段,可以停下來去仔細欣賞一到兩幅優秀素描作品,這樣可以緩解一個人的審美疲勞。利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手法可以使學生很快掌握基礎素描的學習。
(三)關于創作
基礎素描教學并不只是引導學生在技術技法上的訓練,應更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從基礎開始抓起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創造意識,使學生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過收集身邊的新鮮事物,參觀各類博物館以及對音樂的各種體會等,從而有著對生活獨特的理解,這種獨特的生活理解很有可能成為創作的源泉。在臨摹與寫生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對素描的獨特理解而進行的一種思維的質的飛躍,學生在把握素描中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形體結構、空間透視比例、明暗關系、虛實關系、質感與量感、審美等等之外,應當引導學生開啟思維的潛能,激發其創造才能。使學生學會自己進行創作是素描教學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
作者:王志成 孟憲文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