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學論文
進入21世紀,中職學校教學內(nèi)容實用性、目的性的增強,使部分畢業(yè)生的職業(yè)技術得到極大增強。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笨學生”也樂于學習?怎樣讓課堂上的學習更有效“,差學生”不再虛度光陰?這需要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思考與探索,做一個效能型教師,使我們的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及手段,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如何做學生肯聽,如何說學生能學,如何講學生能會?是中職教育教學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若想問題一一解答,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通過自身魅力來影響學生
每學期的第一堂課一定是要讓學生了解你,欣賞你,信任你,并且始終要把相互了解,相互欣賞,相互信任貫穿、融會在整個學期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認可你,才肯聽,才能學你傳授的知識。教育過程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更是一個師生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雙向撞擊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重視建構知識的同時,重視師生人際關系的建構。要有強烈的教學激情,讓課堂成為富有情感的課堂。
二、要善于計劃與反思,增加積極有效的學習時間
每一門課、每一節(jié)課都是一項新任務,每一項任務都應該有它的計劃、實施和總結三個步驟,缺一不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教學效果好,課堂效率高,課前做充分的準備必不可少,本學期要講什么,每節(jié)課要講什么,怎么講學生能學會,通過什么手段講才能適應學生的水平,興趣。
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上課)前必須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的目標,檢查與任務有關的先前內(nèi)容,如果有必要就先前內(nèi)容再次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清晰地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針對這一水平展開教學,運用例子、圖示來解釋、說明教學內(nèi)容,在每節(jié)課的結尾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概述或小結。同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把讓學生不空閑演變成讓每個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
三、要保證學生的成功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中職學校學生入學的文化基礎薄弱,存在自卑心理。據(jù)調(diào)查,學生正確完成任務的比率越高,成功的經(jīng)驗越多,學生就越自信,動力也就越強。效能型教師要在課堂上組織和安排高成功率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師上課時應該從實際出發(fā),通過提高學生成就感來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并引領他們學習更多的課堂知識。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備課時要掌握準確的尺度,讓學生在學習獲得中高成功率。中高成功率的教學會提高學生成就感,增強他們對教材和學校的認可態(tài)度。
總之,教師不再只把教學過程看成是簡單的講授過程,應當重視人的情感、態(tài)度體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和發(fā)展,讓學生不僅學會學習,還要學會做人,促進素質(zhì)與能力完美結合!讓課堂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