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設計指導基本流程
課程設計的指導流程包括:“課程設計出題”階段和“課程設計選題”階段,要求在教學開始前一周之內完成。“課程設計準備工作”階段要求在教學周第一周前兩天完成,指導教師對學生所需參考文獻提出要求,提供部分資料,指定課程設計所用輔助設計軟件。
“課程設計指導”階段不少于十天,指導教師定期安排學生集中,針對課程設計內容進行指導。“課程設計提交”階段在課程設計第二周最后兩天進行,指導教師檢查課程設計是否滿足設計要求,不滿足要求的令其修改補充,滿足要求可打印提交。“課程設計考核”階段,指導教師按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打分。
二、質量管理量化評分體系
課題所提出的量化評分體系采用百分制:學生出勤率占30%,論文撰寫規范占20%,論文內容占50%。每部分評分分為3檔,具體內容:
1.出勤(30分),考核學生出勤率。A檔(20-30分)全勤或個別請假缺席;B檔(10-20分)部分缺席;C檔(0-10分)多次缺席。
2.論文撰寫規范(20分),重點考核論文格式是否滿足寫作規范,論文字數是否達到要求。A檔(15-20分)論文大部分滿足撰寫規范;B檔(10-15分)部分不合要求;C檔(5-10分)多處不合要求。
3.論文內容(50分):主要考核課程設計內容,包括參考資料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掌握了至少一種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是否包括必要的程序仿真及實驗波形;是否提供規范的圖紙;是否對結果進行合理分析。
A檔(40-50分)參考資料合理引用,熟練掌握設計軟件,程序或仿真系統可運行驗證,所提供的實驗結果真實可靠,結果分析合理。
B檔(30-40分)參考資料基本齊備,有程序或仿真,但不完整,對結果進行簡單分析;C檔(20-30分)缺乏必要的文獻,無法掌握軟件,無圖紙,沒有對結果進行分析。
三、結束語
課題組將該質量管理體系應用于本校2011級電氣工程專業學生,不僅提高了指導效率,課程設計的評分考核也變得更為合理,調動了學生自學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其能夠熟練掌握一種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為畢業設計打下良好基礎。
作者:趙冉 單位: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