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
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想要使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聯想力,因此要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其他學科相聯系,使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以語文知識為基礎,根據課文內容,聯想到其他的科目。眾所周知,學科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比如數學與物理之間的聯系,而語文涉及的學科范圍就比較廣,它可以和數學相關,也可以和物理現象有聯系。那么,語文老師在教學時,就可以與課文涉及其他科目的內容結合,為學生發散思維提供了思想的基礎。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了,同時也對學習語文更加積極。
二、角色扮演,切身體會
為使課堂更加有趣,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知識實施不同的教學形式。老師可以根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先為學生介紹人物的特點和感情思路,讓學生對角色有大致的理解和把握,接著讓學生上臺表演,在表演之前,可以先讓學生揣摩一下文章中人物的心理狀況和思想,當學生表演時,要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理解到的人物形象通過說、肢體活動等表演手段向其他學生演示出來。
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角色,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參與到語文的教學課堂中來,讓語文課堂的教學不再枯燥無味,使學生能更深入地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感受,也可以使學生對寫者的情感更加清晰了解。
三、設置游戲,吸引學生
老師可以在課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們參與。游戲的設置需要老師發揮自己的教學創新能力,老師自身要先根據課文內容,把一些小游戲的玩法和課文具體知識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上,使用小游戲,可以是對課本知識的競猜,讓同學們自由站起來回答競猜的答案,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得到小紅花一朵等類似精神獎勵,這樣一來,會使學生覺得課堂很有趣,同時也開闊學生視野,還能使學生鞏固了對課本知識內容的掌握。
四、總結
總的來說,改變教學觀念可以全方位提高老師教學的水平,同時也能使學生的素養得到培養,從而達到了小學語文教學目的。因此,老師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丟棄過去傳統教學中的弊端,改善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水平如何是受課堂上的環境氛圍影響的,因此需要學生刻苦學習之外,老師也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法法,借助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依據課文知識創設一個活潑的教學氣氛,讓課堂更加活躍,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作者:梁巧明 單位: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張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