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1.1文化建設缺乏深度
目前,很多高校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在大學中實施文化建設。但是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建設僅僅停留在表面上,根本不具備實際作用。高校本身就對文化建設的認識不深刻,因此其實施必然導致根本無法觸及實質。大學語文教育的淡化是造成文化建設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語文教育被淡化,學生的語言能力下降,精神變得薄弱,自然就會對文化建設產生影響。
1.2文化建設的整體氛圍有待提高
學生的自由空間多,這樣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學環境,使其養成自學的習慣十分重要。因此,對大多數高校來說,其整體氛圍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學能力與文化建設之間相互影響。但是就目前形勢看,高校對大學語文教學的忽視,導致學生自學能力下降,這種模式急需改變。
2.大學語文教學對高校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2.1有助于提高文化底蘊
高校語文教學被淡化使其文化底蘊不足,因此正視大學語文的重要作用,切實認真地進行語文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從而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重視語文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從而深厚校園文化底蘊,促進其文化建設。其次,重視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實現其與人溝通,學生會在提升自己的同時影響他人,深厚校園文化底蘊。
2.2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傳統文化缺失是現代高校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深入學習民族文化能夠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在這個過程中,大學語文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語文教學,學生才能認識傳統文化,了解其重要性。通過語文教學,學生不但能夠掌握基本知識,還能夠在文字欣賞過程中體會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語文教學還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使他們認識到責任的重大,從而進一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2.3有助于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
大學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其以文化和感情為依托。通過語文學習,學生的情感體系得以構建。同時語文強調對學生內在感悟力的培養,學生通過不斷的知識學習和情感投入,不斷踐行內在的人文精神,進一步完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語文教學效果是長久的,語文對文化建設和人文精神培養的作用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堅持,這種堅持正是人文精神所需要的。總之,語文教學能夠促進人文精神的培養。
3.結語
學生語言駕馭能力及其綜合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大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作用還不僅如此,國家的強大都與語文有密切的聯系。大學生作為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接受文化教育,不斷提高時發表展的要求。然而,語文教學被忽視已經成為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只有強化大學語文教學的意義才能使教師和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其重要性,從而在高校文化建設中重視語文教學。
作者:楊凌 單位:北華大學師范分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