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實驗論文
第一篇
一、充分發揮實驗作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加強實驗訓練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作為物理教師,要注重各種物理小實驗的設計與制作,引導學生參與到其中,不管是演示實驗、觀察現象,還是總結規律、學以致用,都要求學生親力親為,讓他們在眼、耳、手、口、腦的協調并用中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導體和絕緣體”時,要求學生用導線、鱷魚夾、小燈泡組成一個實驗裝置,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導線。當鱷魚夾夾住鉛筆的筆芯時,小燈泡開始發光,這表示電路是通暢的,說明鉛筆芯屬于導體;當鱷魚夾夾住鉛筆的木質材料時,小燈泡沒有發亮,表示電路不通,說明木材是絕緣體。
此外,學生們還選用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材料進行實驗,如塑料筆、金屬、玻璃等,通過這一實驗,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也訓練了他們的實踐技能,提高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二、拓展實驗探究廣度,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師要緊扣教材,抓住重點難點,以學生生活為依托,拓展教材內容,用“科學探究”態度解讀教材,賦予實驗新的活力,利用挑戰與樂趣共存的實驗教學拓展學生眼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造潛力。
例如,在開展“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時,在學生對電路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對電路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會在實驗基礎上,開展“部分電路短路與全電路短路連接”的拓展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再如,進行“用電壓表測電壓”實驗時,在學生已掌握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電壓表快速診斷電路故障,拓展“用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的方法”的實驗,無疑不失為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創新能力。
三、總結
總之,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學的精髓。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意識和實驗技能。
作者:韓偉 單位: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中學
第二篇
1學生物理實驗表達能力欠缺問題分析
現在在文科中教師經常強調表達能力,而在理科中往往容易忽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這樣就會造成詞不達意,不會用物理術語表達解釋.究其原因,主要是:
(1)教師方面:一是教師語言不規范.由于農村物理教師師資缺乏,又缺乏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有些物理教師實驗教學能力欠缺,經驗不足,平時上課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太過隨便,只在公開課或是評優課上才精心設計探究過程,反復訓練學生,以便達到理想效果,學生耳濡目染,表達也不夠嚴密準確;二是教師要求不到位.設計的問題缺乏實效性,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太少.對于平時學生出現的問題,沒有強調到位;三是學情了解不夠.把學生估計太高,沒有關注細節,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了解不夠.
(2)學生方面:一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做題過程中,對于一些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稍有疑問就會空著不做,等著課堂上老師訂正答案,學生不愛動腦,也不善動腦,長此以往表達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二是對于有關實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走進實驗室,學生就感到興奮,對于實驗操作,只是走馬觀花,看熱鬧,或者只是忙著動手實驗操作,實驗完畢沒有真正的評估討論,久而久之,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三是缺乏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物理實驗的表達能力,并不是要求語言如何精美,多么妙筆生花,而是強調語言的表達準確、到位.如:探究物體的顏色時,問:綠色植物喜歡什么顏色的光?生答:除綠色以外的.實際學生明白有關知識,但表達不嚴謹,應該是“除綠光以外的光”.
2“123”復習法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也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能與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聽取他人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可見,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語文課和外語課的任務,在物理教學中也有著重要作用.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初四畢業班的關鍵時期,我提出了“123”實驗復習法.
2.1“說”
實驗課上讓學生說實驗目的,說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注意的問題,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互相糾正,互相幫助,回憶起有關的知識.習題課上讓學生說思路,說方法,在交流討論中說出疑惑,說出問題,共同解決.教育家布魯納曾指出,“教學不應該奉送真理,而應該叫人發現真理”.實驗教學中,老師不應過早給出結論,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交流分析,自己歸納得出結論.
2.2“做”
對于一些重要的實驗,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本領、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等,讓學生重新動手操作.對于一部分效果不明顯、可見度不夠的實驗,讓學生小組交流,互相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地改進,重新設計,從而設計出好的實驗方案,總結出注意事項等.對于一些類似的實驗,讓學生進行對比,抓住本質,找出不同.
2.3“點”
教師點思路、點關鍵、點知識點,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框架,理解相關的知識.教師運用設疑引路、點撥深化的方法激發和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理論知識,用準確的語言去闡明物理實驗原理,在不斷示范、糾錯的過程中,使學生在表達時做到“準、簡”二字.
3具體措施
3.1創設有效的環境
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表達能力就必須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環境,創設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在課堂上,通過設置的問題,讓學生多“說”,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老師適時引導、指導,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對有異議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通過這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了思維順序和表達順序的排列方法,增強了表達的有序性、邏輯性和針對性.
3.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單一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感到疲倦,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穿插使用,保持學生的興奮性,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疑問,準確表達學到的知識.
3.3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精煉的語言可以節約學生很多時間.”教師用精湛的語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有效的問題,感染和吸引學生,讓學生樂于說.
作者:楊梅霞 單位:萊州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