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教育論文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在本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根據需要,廣泛地查閱參考了與本課題相關的學校體育學、學校武術發展等學科資料,在中國知網上查閱關于嶺南武術文化傳承和中小學武術教育的文獻,并做出總結,借鑒文中有用觀點。
1.2訪談法
對2013年2-7月在廣州市小學代武術課的廣州體育學院武術系在校生20人進行電話訪問。
1.3問卷調查法
在廣州市隨機抽取5所小學每所學校隨機向學生發放60份調查問卷,共發放300份,回收293份,回收率97.67%,其中有效問卷280份,有效率95.56%。
1.4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軟件與Excel軟件對問卷所得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為文章的寫作提供準確的數據。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嶺南武術文化傳承現狀及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受外來文化沖擊的影響,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承斷層問題日益嚴重,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空間也逐漸被外來技擊術(如跆拳道)所擠占,面對武術文化的流失,嶺南地區武術工作者采取了很多措施,傳承和保護嶺南武術文化。借助影視作品,宣傳和傳播嶺南武術文化;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嶺南武術文化;通過體育局、拳會拳館、高等體育院校等機構傳授嶺南武術。這些措施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黃飛鴻》、《葉問》等題材電影的熱播,將嶺南武術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擴大了嶺南武術文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蔡李佛拳、詠春拳成為了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得到有效保護與傳承;各級體育局、各類業余體校中開辦的武術班、武術隊等,在體質內強化了嶺南武術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系統性,成為嶺南武術社會發展的主流,是嶺南武術存在的主要形式;拳會拳館的蓬勃發展充分體現了嶺南武術的社會功能和市場價值;高等院校的武術教育特別是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學歷教育(學士、碩士、博士),更是增添了嶺南武術更多的文化意義,賦予了其更加強勁的生命力。
2.2嶺南武術文化在廣州市小學教育中傳承的優勢
2.2.1有利于嶺南武術文化科學、規范、系統地傳承
傳承是傳統文化的根本特征,是文化的延續。嶺南武術文化如何薪火相傳,使之得以延續,我們就必須找到更有利的傳承途徑。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教育,這其中,學校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學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系統性等特點成為傳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只有通過學校教育,進行輻射,才能擴大群眾基礎。嶺南武術文化是廣東省的地域文化,適合在廣州市小學開展,我們可以根據廣州市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把嶺南武術文化納入其中。學校完善的功能彌補了很多民間傳承的不足,有利于構建一個科學、系統、規范且具有可行性的傳承體系,為嶺南武術文化傳承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以往我們把學校武術只當作一種體育項目來看待,認為學校武術只是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一種手段,忽視了其中蘊含的文化資源。因此,需要從傳承地域文化的高度把嶺南武術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和教育手段引入廣州市各小學,讓青少年從小接受嶺南武術文化的熏陶,從拳腳功夫中體會嶺南武術所蘊含的文化意境。
2.2.2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武術的興趣
目前,廣州市小學的武術課內容多以長拳(如:五步拳、初級長拳等)為主,教學內容單調乏味,技擊性不強,等到實際應用難以起到防身作用,以致出現很所學生熱愛武術,但討厭上武術課的現象。而嶺南武術(如:詠春拳、洪拳等)技擊性強、拳種豐富多樣,常以吐氣發聲助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以往小學武術課,主要是以技術練習為主,缺乏對學生武德的教育,嶺南武術文化包含豐富的武德內容,將嶺南武術文化引入小學,可以培養學生道德品質與意志品質,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武術自古以來就強調對武德的修養,習武先修德,通過武德的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學生不怕吃苦、堅韌不拔、尊師重道、誠實守信等優良品質。武德教育在小學的開展,還可以豐富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為提高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做出貢獻,促進小學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
2.3嶺南武術文化進廣州市小學的可行性分析
2.3.1嶺南武術在廣州市小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調查分析廣州市小學生了解嶺南武術文化的途徑主要集中在武俠電影電視方面,廣州市小學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嶺南武術的宣傳教育不夠,但小學生對于嶺南武術的學習熱情很高,這為嶺南武術文化走進廣州市小學奠定基礎。
2.3.2廣州市小學嶺南武術教學條件調查分析通過對學生的調查表明:廣州市小學武術課教師中,50.71%為一般體育教師,34.64%為專業武術教師,專業武術教師雖有一定數量,但不能滿足武術教學需要。通過對武術教師的調查表明:廣州市小學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依據居于首位的是自編內容占65%;其次是按國家教材占25%;最低的是按校本教材占10%。由此可見,由于教材資源的匱乏,武術課的教學內容在具體的教學中有很大的隨意性,教師往往根據自己掌握武術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內容。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嶺南武術武術文化小學教育中傳承,有利于嶺南武術文化科學、規范、系統地傳承,能夠提高小學生對武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2)通過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小學生對嶺南武術的學習熱情很高,這為嶺南武術文化走進廣州市小學奠定基礎,嶺南武術文化可以深入地引入到小學教育中來。(3)目前廣州市小學武術專業教師匱乏,沒有適用的武術教材,這些因素制約嶺南武術文化在廣州市小學教育中傳承,需要進行完善。
3.2建議
(1)加強武術師資力量建設,聘請知名南拳練對各小學體育教師進行校內培訓,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以及嶺南武術教學能力。申請校外援助,聘請民間拳師和廣州市高校武術與名族傳統體育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到小學代課,彌補小學武術師資力量的不足。(2)根據各小學自身辦學特點,以小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開發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嶺南武術校本教材理論體系,在教材中把嶺南武術作為一種文化,注重對嶺南武術精神的培養,精選并整編出一系列由易到難、動作簡單、實用,又能體現傳統南拳風格特點的新的套路、功法,并且合理設計大綱、進度、技術等級。
作者:王豪杰 陳俊俠 羅艷嬌 單位: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