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宏觀經濟學論文
一、外語院校經濟學教學的現狀
外語是一種工具,外語+專業的模式越來越得到認同,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的課程的學習都與經濟學課程直接相關,因此打好經濟學基礎課,也是學習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能夠培養經濟學課程的興趣,是進一步學習的關鍵所在。經濟學教學模式主要是抽象理論灌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環節突出三種主要的模式。第一種模式帶來的弊端是學生難以接受,尤其是外語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理科生人文歷史知識欠缺,無法接受純粹的抽象的理論。第二種模式是可以肯定的,所學理論能夠分析現象、解釋政策,根據實踐的變化,提出相應的理論調整是活學理論的一種方式。第三種模式是突出實踐環節,是引起學習經濟學興趣的主要模式。
二、經濟學教學模式改變的幾種方法
1.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
在一項調查中,您認為《經濟學》的教學與學習應該是(%)。A.學習經濟思想;B.分析問題的技術;C.學會原理的部分;D.注重實踐環節。有57.5%的學生選擇D,注重實踐環節成為大家比較認同的學習經濟學課程應該遵循的。針對經濟學理論性強的課程特點,有意識地安排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實踐教學可以包括:
(1)與企業聯合建立專門的校外實訓基地,帶領學生參觀實習,讓學生接觸真正的企業。如果能夠接觸到企業的財務部門可能對于學習成本收益分析會更有幫助。
(2)請企業的專家到學校,以講座的方式來圍繞某個經濟熱點問題講述從企業實踐中總結出看法。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采用講授和學生參與試講的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論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實踐環節的考核納入到最后的成績中,根據課堂表現的情況,分成等級,再折算一定的分數,而不應只是閉卷考試的方式。
(4)建立校內實驗室是學生實踐教學的一種最重要最方便的方式,通過在實驗室進行模擬教學,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可輕松學到書本上沒有論及的一些實踐知識,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認識,在更牢固掌握理論知識,熟悉簡單操作的同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鼓勵學生參與創業的實踐。目前許多高校開展創業項目比賽,有大學生創新項目活動,如果能夠把經濟學所學的理論用于實踐,這是最好的展示舞臺。這些實踐環節的增強,更能促進和深化課程的改革。即使是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通過設置一些實踐環節的學時,也能起到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創新的能力。
2.案例教學成為特色。
經過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63.4%的學生認為,案例分析是更有效果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掌握最新資料和經濟發展動向,增加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學會理論的應用與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采用講授和學生參與試講的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論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實踐環節的考核納入到最后的成績中,根據課堂表現的情況,分成等級,再折算一定的分數,而不應只是閉卷考試的方式。因此,這些實踐環節的增強,更能促進和深化課程的改革。即使是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通過設置一些實踐環節的學時,也能起到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創新的能力。
3.實習課堂是一種創新方式。
在宏觀經濟學的課堂上,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啟發學生,培養其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教師的被動教到學生的主動學,學習效果會有明顯的不同。所說的實習課堂,就是準備一個學生施展其才華的平臺,讓學生準備一周的財經新聞中的熱點問題,自己描述新聞并根據所學的經濟學原理進行評論,在課堂上與大家共同分享。另一方面,學生自己準備課件可以在課堂上試講課。既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又鍛煉學生將新知識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并能夠表達出來,吸收知識、轉化知識、傳授知識的能力。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是提高興趣所在。倡導自由表達自己學術看法和思想,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可以認為,實習課堂是一種創新的方式,是經濟學教學模式的一種突破。
三、對提高學生學習經濟學興趣的影響
通過兩個學期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環節,對于學習經濟的興趣大大提高。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主要著力于建立與企業的聯系,通過參觀企業與企業建立實習基地,以及請企業里的專業人員做講座的方式,使學生開闊視野,并真正參加了創業實踐。有學生組織成立了校園廢品回收站,試運營了一段時間,像企業一樣需要考慮成本、收益和利潤,同時為校園的環保做了貢獻。更讓人欣慰的是學生利用暑假時間,與慈善基金會合作,作為大學生志愿者參加了貧困地區小學“桂馨書屋”搭建活動,把廢品回收站所得利潤全部捐贈,并指導孩子們進行閱讀等支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是真正地參與了社會實踐,并在其中獲得了課本上無法獲得的收獲。在南方某職業學校,讓學生直接參與進淘寶網,并以接受訂單作為考核的方式,應該是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創舉,雖然質疑聲也有,但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是學生更大的收獲。宏觀教學的實踐環節通過讓學生關注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搜集經濟新聞,然后在課堂上與大家共同分享,根據所學的經濟學原理評論新聞,分析發現的問題,對于專家、學者的觀點也敢于質疑。表達自己看法必須是對于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在于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因此這種實習課堂的方式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經過對于100人的調查問卷分析,有92%的人認為這種教學實踐環節的改革是成功的。并希望老師繼續推廣下去。原理部分枯燥的理論,復雜的模型,都在經濟評論中得到了靈活的運用。由于外語院校培養的外向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決定了大多數學生會涉外,因此了解新聞的動態,掌握翻譯的尺度很重要。
四、結語
總之,外語院校經濟學的教學模式的變革,對于其他非經濟專業的高校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當特色鮮明的教學理念、適合得當的教學方法與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相結合,經濟學不再是枯燥無聊課的代名詞,而是讓學生受益終生的難忘之課。
作者:賈曉薇 李輝 楊國瑰 單位:大連外國語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