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1、“集中”模式“集中”模式的優點在于:
(1)有利于發揮企業財務部門的調節功能,降低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2)有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的目標;
(3)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體資源的利用效率;
(4)有利于企業融資,企業可憑借其資產和信譽優勢,采取多種融資渠道,保證資金來源的暢通。“集中”模式的不足之處在于:
(1)財務管理權高度集中于企業財務部門,容易挫傷基層單位研發與生產的積極性,抑制基層單位的創造性和靈活性;
(2)容易導致財權使用中脫離實際的官僚化傾向,以及對財權的濫用;
(3)財務決策緩慢,導致基層單位不能對市場做出迅速反應,進而造成對研發項目的貽誤。
2、“分權”模式“分權”模式的優點是:
(1)有利于調動基層單位經營者研發與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可以減少財權運用中的盲目性和官僚化,提高準確性和工作效率;
(3)財務決策周期短,決策針對性強,應付市場變化能力強,基層單位在授權范圍內可以直接作出決策,不需要事事進行“上”與“下”之間的信息溝通,從而簡化決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4)有利于培養研發和生產部門的資金成本和風險意識,使其更謹慎地使用資金。“分權”模式的缺點在于:
(1)不利于整個企業的協同性,會增加內耗和摩擦成本;
(2)企業對研發和生產部門的責權使用狀況無法進行有效監督,企業的整體利益無法得到保證;
(3)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財務部門的權力行使將受到一定影響。
3、“集中”與“分權”混合性模式
這種模式既能發揮企業財務調控功能,激發研發和生產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研發和生產部門的風險,有利于克服過分集中或分權的缺陷,融合了集中與分權的優勢。
二、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選擇的關鍵在于財務決策權的集中與分散。然而,集中與分權是相對的,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綜合分析而定,高新技術企業選擇財務管理模式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的發展戰略
發展戰略是指決定和揭示企業經營目的和目標的重大方針與計劃。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必須圍繞目標和目標的實現來展開,而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為實現戰略目標服務,所以要根據戰略需要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如果企業的研發成果和產品已經占有一定的市場,在考慮財務管理模式時,更多的考慮應該是如何加強內部控制,這樣集中的傾向就比較明顯;如果企業剛剛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和領域,采取的是比較激進的發展戰略,企業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占領市場,這時在財務管理上應充分考慮如何調動各研發部門和生產單位占領市場的欲望,這樣就要充分授權,就要有分權的思想和理念。所以要根據戰略需要確定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
2、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
高新技術企業有的專門從事研發,有的既從事研發又進行生產。而其研發和生產存在明顯的生命周期,這種生命周期一般包括種子期、創立期、擴張期和成熟期4個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具有明顯與其生命周期一致的階段性特征。即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和對資金需求的數量不同,并呈現出遞增的趨勢。
3、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
如果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大,研發成果和產品已經成熟,經營業務多樣化,可實行分層次的授權管理,財權就可以相對分散。反之,當企業經營規模不大,研發和生產的范圍較小,業務比較單一時,財權就應該相對集中。
三、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很多企業研發和生產已經成熟,需要充裕的資金支持。但由于歷史原因,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尚未擺脫傳統企業的影子,觀念和方法都比較滯后,所以對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是十分必要的。筆者認為,在高新技術企業可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突出特點、代理記賬”的財務管理模式。具體做法是:
1、統一領導
即在企業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由財務部門對各類資金從源頭上實施統一安排、協調、規劃,包括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向銀行借款以及內部留存收益及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都要全部納入企業財務統一管理和核算,并實施監控,從而確保企業資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分級管理
就是要明確企業財務與研發和生產部門財務的職責和權限,建立權責分明、管理高效的運行機制,從而達到集中領導、精簡高效的目的。對基層部門的財務人員應由企業財務委派,以便加強企業對基層財務的領導;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應以財權下放基層部門,財力集中企業為理財模式,從而既充分調動基層部門的積極性,又能保證企業財力的相對集中。
3、突出特點
與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具有創值性、風險性、擴張性、階段性等特征,相對于傳統企業,其面臨的財務風險更大,資金鏈條的安全性,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性都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成長性。其次,高新技術企業是典型的知識型企業,從事的是智業活動,主要依賴人才的智力和知識。再次,研究與開發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從事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要取得科技成果,這項科技成果無論是自己研究生產的,還是他人研究生產的,都需要投入研究費用。而且技術難度越大、越復雜,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多。所以,高新技術企業在構建財務管理模式時,要突出高新技術企業的上述特點,對研發類部門實行“事業財務管理”模式,核定收支、節余留用、超支不補;對生產類部門實行“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成本核算、獨立經營、自負盈虧。
4、代理記賬
即由企業向研發和生產部門委派財務人員,由他們為研發和生產部門辦理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業務,企業財務部門通過網絡實行遠程管理。同時,委派人員需對企業財務負責,并接受所在部門和企業財務的雙重領導。總之,高新技術企業采取何種財務管理模式應以揚長避短,實現優勢互補為出發點,由于高新技術企業內部存在結構差異,因而不能一概而論。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并沒有一個固定模式,高新技術企業的財權配置方式應是動態的,而不是僵化不變的。所以應該用一種動態的眼光去對待這一問題,在不同階段、不同的企業,集中、分權的選擇都可能是不同的,只要有助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就是合適的財務管理模式。
四、結論
隨著我國政府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規模逐年增大。因此,研究和探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指導和幫助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系統、規范的財務管理,顯得非常必要。本文針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現狀,深入剖析各種財務管理模式的利弊,充分考慮財務管理模式選擇時的相關因素,發展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旨在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研究與開發的成功率。
作者:弓鋒偉 單位:西安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