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高校校區設置的必然結果
現在高校大部分有新校區、老校區,更有甚者擁有5—6個校區,校區分散,人員分散。如果還按老的辦事模式,以行政辦公為中心,多種行政辦公設置在一個地方,必然導致師生員工疲于在各校區之間奔波,造成辦事效率低下,辦學成本上升,師生員工怨聲載道。因此客觀上要求高校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比如:采用網上經費審批系統,可以解決報賬找領導簽字難的情況;采用網上繳學費、水電費、網絡流量費、餐費圈存,解決學生各類繳費問題;采用網上辦理離校手續,解決學生疲于在各部門間奔波之苦,使他們心情愉快地離校。
(二)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和深入人心。網上瀏覽各類信息逐步取代了報紙、電視,網上購物、網上看電影已經被大部分年輕人所接受,網上接受培訓、網上發表觀點越來越成為時尚。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必然導致高校財務信息處理的不斷變化和改進。
(三)會計隊伍素質的提高
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會計隊伍。隨著會計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熟悉和掌握了基本的電腦知識,完全可以勝任各類財務信息處理軟件的操作和基本的維護。
二、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目標
(一)綜合性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依托于校園信息化平臺,各類管理軟件盡量在一個信息平臺中運行,便于系統的維護,數據采集更加方便、快捷、準確。要盡量減少各類軟件接口連接,教務處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人事處職工信息系統、后勤學生住宿系統、網絡繳費系統、報賬網上審批系統、財務查詢系統、公文處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科研申報系統等盡量采用一個信息平臺,分散輸入、集中輸出。規劃建設數字化校園時應統一考慮、整體謀劃,加強財務信息處理的綜合性。
(二)系統性
在財力、技術、人力可能的情況下,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應盡量滿足系統性要求,可以信息化處理的財務信息盡可能采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前置財務信息的收集管理,可以采用預算申報軟件、收費管理軟件、網上繳費軟件、資產管理軟件、工資發放軟件、校園卡消費軟件;審核、報賬的財務信息處理,可以采用網上審批、網上預約報賬、現場取號排隊、公務卡消費、賬務處理等軟件;后期財務信息的輸出,可以采用工資查詢、科研經費查詢、部門經費查詢、個人所得稅查詢、個人公積金查詢、學生繳費查詢、校園卡消費查詢、決算報表輸出等軟件。(三)安全性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必須高度重視信息的安全性。軟件必須設置安全使用權限,未經授權的人員,不得接觸財務信息。做好各類財務信息系統、設備的安全維護工作,及時更新設備和軟件升級,防病毒、防黑客,及時備份數據,防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一)規范流程,選擇軟件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首先必須規范辦事流程,然后選擇滿足自身需要的軟件。高校可以使用的財務信息化軟件按流程表述。
(二)人員培訓,加強輪崗軟件選擇、安裝、調試好后,人員的培訓就成為關鍵。工作人員要熟悉和掌握辦事流程,如軟件的操作使用、數據的保存、查詢等。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輪崗交流,防止部分人員熟悉、掌握各類軟件后,知悉管理的漏洞,鉆軟件和管理的空子,給學校造成經濟損失。
(三)建章立制,內部稽核
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制度建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按照管理流程,要制定授權審批制度、限時辦理制度、使用者密碼登陸、憑證復核制度、稽查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好系統的安全。同時,加強軟件的日常管理,所有登陸、修改的信息要自動保存。
(四)信息安全,檔案歸檔
財務信息化建設中,安全保障是核心。如果信息失去了安全保障,后果不堪設想:沒交學費的篡改成交費完成、交費數字與入庫金額不一致、銀行存款與實際數字不符、消費記錄遭到篡改、虛假增加校園卡金額,如此等等。要安排專人加大各類信息化軟件的維護、監督、核查,查找、核對各類經濟數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追查、堵塞漏洞。同時,加大財務信息化資料的歸檔管理,定期將紙質打印的、光盤刻錄的、優盤保存的財務信息保存、歸檔、登記造冊、專人復查,萬不可掉以輕心,造成數據丟失或數字遭篡改,給學校造成重大損失,鑄成大錯。
作者:張兆許 單位:安徽建筑大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