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拿——法字
書法字是漢字書法藝術的集中體現,其中很多字形都是非常完美的視覺藝術造型,加上書法字體特殊的徒手效果,其氣韻整體連貫,其間的偶然效果也成為其神韻的組成部分,因此如果用電腦的方法對其筆畫作出局部調整,往往是神形具失。因此對于書法風格的標志的設計,我們不建議用電腦去修改和調整筆畫,而主張直接從書法字庫中去“拿來”,當然是要拿符合我們要求的。在這里科技又顯示出它強大的一面’借助于搜索引擎和電腦的復制能力,我們能輕松地通過網絡或本地字庫找到我們該字所對應的所有書法體格。
這里介紹一個軟件一《電腦書法大師》,它可以安裝在本地電腦上’方便我們的查閱,現在也有在線查閱的網絡版C當然’字與字之間要講究氣韻連貫,以這種方式挑選出來的書法字在氣韻上能否做到相互協調統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根據筆者的實際應用經驗來看,由于選擇的基數相對較大’選擇神韻相通的兩個三個或四個字’問題不大,關鍵還是在于設計者的眼力和書法也如前文所表述,正是由于書法體太經典,正是由于人們太習慣于它,以致從識別這個角度來說缺乏新意,在挑選過程中,除了講究文字間的協調外,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字形的識別力’出于這個因素’應遵循下面的標準。
首先,需講求造型夸張,形式感強。一些楷體如:顏、柳、歐、趙等,以及一些隸書、魏碑,盡管非常漂亮’但在一碌的時代,人們是不善于去感受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的美,因此我們選擇的字形的時候要注意挑選一些夸張的,形式感強的字形來增強視覺沖擊力,以達成識別的目的。但如此一來又導致另一個新的問題,一些造型過分獨特,形態古雅文字,可能在辨識閱讀上存在困難’這就會造成傳播上的障礙。因此應該在個性獨特和辨識度之間找到一^平衡點,根據筆者的經驗,隸書中馬王堆的文字造型就站在了這個平衡點上。其他一些甲骨文、大篆、金文造型盡管非常古拙率真,但除非再附注文字’其絕大部分是不能被采用的。現在一些電腦標準字體字庫中也有小?體、方篆體,這些是由有相當書法修養和設計能力的專家,揣摩篆體的神韻和特征,照顧現代人的習慣,保證了一定的辨識力度,經過重新設計的“新篆書"。
雖然喪失了部分的氣韻,但卻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實用價值。其次,須形成特別恰當的字形。一些書法字形本身的形式感并不是特別強’但當它放人一定的環境中,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感覺特別恰當到位,和環境相互依存,或對比或共鳴,像魔術一樣煥發出意想不到的光彩,這時字形和它存在于其中的視覺文化背景共同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成就了更高一個層級的形式美感。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多做試驗,實際的把字形放人到背景中去看一看;也要多積累經驗,豐富的經驗讓我們試驗的對象更確定,成功率也更高;或者說這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當一個好的效果出現時,把握住這個偶然的機會的藝術修養和眼力卻絕對不是偶然的。
二、保全神韻,裝飾置換
不動大的結構,僅采用局部裝飾和置換的手法,保全漢字神韻的同時’添加新的視覺趣味,從而形成標志的核心識別力。首先’對其進行修飾和裝飾。利用一種既有的文字造型,對其筆畫按其體勢進行延長,然后做一些藝術化的處理,或者延異成其他的形象,或者做連筆處理,或者在其上裝飾一些紋樣。相較英文,漢字開放的筆畫更多,對筆畫進行延長、連筆處理顯得更靈活方便。其次’采用置換手法。斷胃置換就是用—圖形去取代某一筆畫。漢字的筆畫不但數量多,形態也多樣,這也便于被置換成相應形態的各種圖形。并且,漢字筆畫復雜,一字符的閱讀特征由該字符的全部筆畫共同提供,因此對其中一個筆畫進行置換,不會改變該字的辨識?湔?Q刈耪馓跛悸罰?頤腔箍梢源碇帽駛?較潁?踔寥∠?騁槐駛?8?艘恢執磴檔母芯酰?傭??匆饌獾墓刈ⅰ5?庖歡ú荒鼙皇苤誒斫馕?譴肀鹱只蚴譴中拇笠?rsquo;所以錯置筆畫完全可以大膽一點,顯得故意為之。同時還要強化語境,使其固定在特定語言邏輯鏈條中。第三,添加裝飾外框或背景形。對既有字形本身不作處理’而是把它納人一個有識別性的裝飾外框中’或置于特定的背景形之上’識別和形式感都主要由外框和背景形提供支持。如此就可以巧妙回避調整字形結構的難題,同時又使漢字型標志具有了設計的趣味,并憑借夕卜框和背景形的概達成識另??康摹
三、揚長碰短:重“布局”,避“骨法”
骨法需要的是書法功底,難以短期養成。因此從現實出發,我們可以倚重于文字的“布局”,這是因為“布局”和設計中的“構成”“構圖”I回事。設計的創造性和探索性更讓現代設計師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有意味的排列組合,使得一組漢字獲得審美的同時達成i只別的目的。漢字排列方式有橫排或豎排’突破這個規則,嘗試各種排列的方式和放置方向,能給視覺帶來新鮮印象。
1.組合成特定的幾何形狀。這是通過組合獲得一個高一層次的新的外形,因此要求內部單元形的分布要相對均勻,如果內部出現強烈的疏密對比形成另一個視覺焦點,就會嚴重干擾外形的表達。但密度的均勻并不一定是整齊的’有時候均勻的錯落能帶來更活潑的感受
2.大小和拉變大小不一的文字,有時是出于趣味的需要’有時是為了能更好地適合既定的外形。“拉變”在這里是一個特定的稱謂,對字形施加整體性的拉伸壓縮或變形’利用設計軟件中的“變形”“封套”工具可以輕松達到樣的目的,“拉變”有時候是為了達成某種效果’比如讓字體的組合呈現球面的效果,甚至是哈哈鏡的效果。有時是為了更好地去適合自己想要的外形。
3.方向錯置。為了增加排列的趣味性,對名稱文字的全部或部分進行方向錯置,或橫放,或倒置,或鏡像。由于漢字的特征性強,一般說來方向的錯置并不會造成辨識的巨大困難,再加上始終處于一個語境邏輯中,閱讀性還是能夠充分保證的。這種手法一個字也能產生效果,比如常見的“福”倒了。(反)
四、轉移趣味焦點’規避書法批評
從視覺心理角度上講,強調文字的其他特征,可以使得文字特征從屬于其他焦點’這就讓受眾在接受它們的時候,不再糾纏于文字書法意義上的好壞,從而獲得更多正面的評價。
1.強化圖案特征。設計要善于捕捉對象的特征和各種設計的機會,當一些漢字的造型呈現出某種圖形構成特征和規律的時候,比如極其簡單、對稱、放射結構、或筆畫重復等等,從這一特點著手,對漢字進行幾何化,圖形化處理,并凸顯強調這一特征,能夠獲得很有意思的文字圖形。這里要注意的是,幾何化就是要使每一個筆畫的外輪廓線具有幾何風格,如果仍然保留筆畫的形態特征,那就沒有設計的意趣了。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也可以保留筆畫特征,或者部分呈筆畫特征,部分成幾何特征’形成一種特殊的對比趣味。
2.具象化處理。由于具象能帶來鮮明的圖形特征,使其文字特征退居其次。受眾心理上就不會以一個文字的要求去挑剔它的間架結構。漢字具象化以后,其含義通過文字和圖形兩個通道同時傳達,給人印象深刻。同時這類手法往往是非常的巧妙和智慧,這份“巧勁”本身也就會成為受眾關注焦點。漢字具象化處理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對字的結構和筆畫作出較大的調整,以使單個字的外形擬合某一具象圖形的輪廓。但更容易操作的方法是通過數個文字的組合來“組合成”具象的輪廓’而不必對單個字內部的結構大動干戈’偶爾對其局部筆畫延伸后作適形的處理即可,這樣一來,具象組合中的單個文字既有很好的閱讀性也保全了文字的書法美。
3.幽默的力量。改變人們的常識總是能帶來意外的關注,對一些特征性強的漢字,改變其非關鍵筆畫的方向,位置,或者取消這一筆畫,給人一種錯愕的感覺。但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一桌不能被受眾理解為是錯別字或是粗心大意,而要讓人明確感受到是設計師故意而為之的處理方式,就像“白發三千丈”,一眼就明白是夸張手法,所以錯置的筆畫完全可以大膽一點,在不會發生誤筆的地方錯置。二是確保文字閱讀性,確保文字的辨識力度,能夠被辨識且不會被認作為其它字。這首先是得益于漢字自身的特性,漢字特征性強,筆畫多,錯置其一不會造成辨識困難。其次是設計師應該有意強化其語境’使其處于特定語言邏輯鏈條中,使受眾猜也能猜中。
五、自信者的自由,用電腦“畫"字
自信有書法功底的設計師,如果風格對路,也可以寫出自己想要的字形標志。但是現代設計往往有其自身特征,可能會要求文字呈現硬邊輪廓,要求規范化,等線寬等等。因此這必須借助電腦來“畫”出文字。由此我們提供一個參考方法,其原則是尊重書法藝術自身的規律,先立骨架,再擴展筆畫的寬度形成輪廓。千萬不能圖省事,直接從輪廓出發,這樣會完全失去把握文字整體節奏氣韻的能力。較為科學的做法是:先用鉛筆,按我們的意圖在紙上書寫單線的骨架,然后選擇最滿意最恰當的一組,用設計軟件中的鉛筆或鋼筆工具,把它摹寫到電腦屏幕上,用相應的軟件工具對這個骨架反復推敲調整,使其既能滿足我們造型目標,又能有相當的書法韻味。然后再給出筆畫的粗細,以形成更為直觀的效果。走到這一步’軟件仍容許我們繼續以骨架的方式調整結構,直到滿意時,把骨架擴展為輪廓,最后對輪廓進行微調。綜上所述,漢字的使用’在現實設計環境中盡管有諸多的制約因素,但設計師可以揚長避短,創造性地發揮使用。從而使漢字在設計中,特別是標志設計中,大放光彩。
作者:高鐵 單位:成都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