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造創業氛圍,轉變高校師生思想觀念
高校應著眼于樹立創業發展觀念、優化創業發展機制、營造創業發展氛圍,倡導“人人都是創業主體”的觀念。同時,要加強輿論引導,大力發揮校園網絡、廣播、論壇、宣傳欄等宣傳媒介以及各種學生社團活動的作用,通過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創業教育,增強教育效果。此外,可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創業成功的在校生或者畢業生,尤其是本校大學生的創業典型,學校要總結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聘請成功企業家到學校為師生開辦講座,讓創業精神的形式生動化、形象化,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激情,加快高校創業軟環境生成、發育、升華和豐富的進程。
2.完善管理機制,形成健全的創業支持體系
高校首先要成立大學生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等負責機構,將推動大學生的創業工作納入到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當中。其次,高校要在教師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方面進行創新,給教師的創業實踐以更大的空間。
再次,高校要改革學生的學籍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學分制,將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列入社會實踐考評的內容,并分配相應的學分。最后,高校可以聯合相關金融機構和企業成立創業扶持基金,為有創業意向的師生提供優惠貸款和信貸擔保,緩解創業中普遍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為學校師生的創業活動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3.改革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動創業實踐
高校要確立以“綜合能力培養”為主要特征的立體教學方式。教育的空間觀擴展至課堂內外、書本內外和學校內外,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校內外教學與社會實踐和實訓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改革課程設置,要開設創業教育的公共必修課,加強創業品德、創業理論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
在課程的設置上還要注重新穎和實用,創設“模擬公司”、“創業茶座”等特殊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愿望。可以聘請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或創業經驗的人士擔當講師,舉辦諸如創業入門、創業計劃書的撰寫技巧及案例分析、創業團隊的組建及管理、運營流程及規章的建立、創業之初如何進行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采取教師授課、企業參與、模擬實踐、頭腦風暴與觀摩企業等各種形式,并以轉換培訓場地、扮演創業角色等多種方式引領學員身臨其境,體驗創業實景。
4.立足高校自身特色,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
由于各高校辦學水平的不同和地理位置、資源、傳統文化的差異,各高校在創業軟環境的建設過程中,切不可推行“一刀切”的方式。應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找準自身的薄弱環節,解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發揮出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5.結語
總之,高校創業軟環境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校領導和廣大師生應從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實踐創新等多個方面推進創業軟環境建設工程的實施。
作者:薛連海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