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物流管理論文
一、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體系不系統
由于我國物流管理實踐教學開展的時間較短,現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現有的實踐教學體系僅在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手段等方面下功夫,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如實踐教學順利進行的保障措施,實踐教學完成情況的評價考核方法等。
2.實驗室建設投入高但利用率低,缺少雙師型人才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性強,這就使得很多院校在物流管理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方面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來購買軟件和相關的硬件設備。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無論物流設施設備的操作性實訓還是物流軟件的實訓往往都僅僅被設置為某一課程的附屬實訓,僅與這一門課程有關,這就導致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實驗室僅僅是為特定學期、特定課程而服務,多數時間,這些設備和軟件都處于閑置狀態,利用率低。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物流行業起步晚,缺乏即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時間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教師都尚無物流實踐的相關經驗,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物流實踐教學活動。
3.缺少科學規范的評價標準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大多數是平時成績和最終的報告兩部分來評價學生的實訓情況,其中平時成績除了有出勤考核成績之外,很大一部分就考核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對于教師而言,這部分成績的給予更多的是依靠平時的印象,這樣不僅不夠客觀準確,同時也不能全面衡量學生的實踐情況。
二、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及建議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為了能進一步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1.共建實訓平臺,引進和培養雙管齊下
針對物流管理實驗室前期建設資金投入大,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可以采取多校聯合、校企聯合,共建實訓平臺,共享實訓資源的模式。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實驗室的資金投入,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各高校之間的聯系,分享物流實踐教學的經驗,共享先進的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的提高各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水平。與此同時,還應該從高校引進物流管理專業的碩士、博士來充實自身的教師隊伍,定期安排教師到優秀的高校和企業參觀學習、輪崗鍛煉,提高物流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實踐能力。
2.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除了要有實踐內容、實踐的方法外,還應該有明確的實踐目標定位,在目標的指導下確定豐富的實踐內容和多樣性的實踐手段。此外,還應該有必要的實踐管理、保障體系,如制度、師資力量、實踐環境與設備等作為支持,靈活多樣的反饋評價體系來檢驗實踐的質量和結果,從而形成一個一體化、多層次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3.建立多種形式結合的技能考核制度
要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為考核主體,筆試和技能測試相結合的客觀、公平的實訓考核制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上機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口試中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來確定成績。對于團隊合作的教學過程,可以按照學生在團隊中的表現和團隊項目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分,此外,還可以融入學生互評、企業指導教師評價等評分制度。另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實訓與國家職業證書制度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考核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還可以與社會相結合,培養真正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三、結論
本文針對我國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是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只有探索出適合各高校自身特點的新的實踐教學理念、實踐教學體系和方法,才能培養出適應時發表展的高素質應用型物流人才,才能使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
作者:馬小云 單位:青島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