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創新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點
1.主題教學不夠明確
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應該要圍繞相應的專業需求,從專業發展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但是,在當前的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往往忽視對專業的整體融入,學生在簡單機械的單詞記憶、句子理解中完成英語學習,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也不夠,造成主動學習與自我求知的嚴重脫節,不利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題把握。尤其是有部分同學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學習習慣不好,自制力不強,對英語學習存在恐懼心理,造成整體學習效果的不足。
2.素質教育模式不健全
大多數職業院校英語教學還是以“教師——黑板——教材——錄音機”為主,外語教學嚴重滯后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缺乏良好的英語教學的硬件環境。教師的進修學習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大多教師沒有系統地參加過高職教育方面基本理論的培訓,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性質、特征、規律和發展趨勢沒有清楚的認識,不利于新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探討創新教育模式在職業院校英語教育中的運用技巧
1.知識引導的創新方式
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采用系統化、全面化的知識引導模式,尤其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需求與個性化發展相結合,采用個性教學的方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形成自我探求的方法運用,教師采用步步引誘的方式,讓學生在自我知識探求的過程中找到知識運用的最佳點,突出對專業英語知識的運用,此外,還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采用靈活多變的獎勵機制,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并選用生動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做游戲、組織英語競賽活動、教唱英語歌曲等,激活學生的內心追求。
2.學習導向的功能模式
在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形成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效果,尤其是突出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整體導向,形成在英語知識運用中的字詞、句子、基本英語語法等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的引導之中,并形成強大的內在動力,與自身在人生觀、價值觀等行為準則與思想作為方面的銜接,推定專業技能的導向作用。譬如在講述IT英語運用的專業知識中,在基于J2EE的銀行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中,就需要對SSH架構、struts框架、spring框架有一定的理解,同時還需要相當高的英語技術能力,對SpringAOP、ORM、DAO、web網絡等都能有準確的理解,才能的更好實現平臺的構建,就需要發揮英語的處理應用能力,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英語知識引導,形成導向運用的綜合效果,更好的推動整個教學效果的高效化。
3.個性教育的創新模式
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思考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全面掌握學生心理特點、身體表現、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情況之下,通過形象化的知識點運用,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放到最大化,形成自我學習的目的。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更應該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手段,將英語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結合社會需求的各大熱點,細致深入的進行引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比如,在教學英語音標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將音標寫在黑板上,由一名學生進行辨認,然后由這么學生的同桌進行評價,看音標讀得是否準確,并由這名學生根據音標的正確讀法,舉出幾個帶有該音標的例子,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記憶英語單詞,增加學生的單詞量。通過結合學生個性化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實現英語學習專業性、適用性、綜合性的全面實現。
三、結語
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是一項全面化、綜合化、個性化的教學實施過程,要通過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引導,并結合學生個性需求與特點,采用靈活多變、創新教學的手段,突出學生的個性參與,形成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的英語教學模式,推動職業英語教學的全面進步,促進學生英語專業素質的全面提升。
作者:邱麗月 單位: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