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體育教育論文
一、國內體育健康類課程改革的現狀分析
(一)“增強學生體質”已成為我國各級教育層級上的院校體育教學者的共識。學校體育健康類教學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體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所積累的豐富的經驗已經初見成效,通過建立的一套較為完善的、規范的體育課程管理體系,無論是體育教材的質量,還是人員配比的素養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教學環節的多樣化運營正穩步推進中。
(二)體育健康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總結體育健康類課程在運行中確實發現了很多根源上的問題,比如說:第一,體育教育觀念相比較國外發達國家而言還是相對滯后的;第二,我國的體育教學大綱中關于教學內容的規定很多,不容易掌握,也缺少靈活應變的余地;第三,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將教師的中心地位凸顯的較多,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第四,體育健康類課程教學中過于強調運動技能和知識,在實戰環節上缺失較多;第五,教學評價中將運動成績的好壞做了過多地關注,不利于綜合層面上的提升。
二、未來我國體育健康類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對現存的體育教學模式做出調整
通過牢牢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高度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健康因素,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強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并非要忽略運動技能本身,而是要有針對性地做出結構調整。同時,通過開設《體育與健康》課程,引導學生更多的將注意力和關注性放在多學科、多領域中,真正達到改革的內在要求。
(二)弱化教師主體地位,從而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國的體育教學工作以往是以教師為中心開展的,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從當代學生的特點入手,應該做出積極的調整和應對。首先,要在尊重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開設課程;其次,通過分析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的不良習慣,意志品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就顯得非常必要。
(三)重視體育健康類課程資源的采集和提煉
我國之前的體育健康類課程內容偏重于競技化、成人化的運動項目,并不符合學生的需求,所以,需要將原有的體育課程內容進行資源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努力研發新的教學內容和資源。
(四)提升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綜合能力
提升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綜合能力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需要時間也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綜合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進:第一,通過加強專業性的學習,改變傳統的體育健康類課程教育教學的錯誤觀念和意識;第二,體育工作者要非常認真的研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體育教育展望》、《課程標準教師參考書》、《學生課本》等教材,把握改革的目標和方向;第三,通過不斷的提高體育教育和教學藝術,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總結
我國未來高校體育健康類課程改革必須服務于我國整體的課程改革要求,按照國家統一規劃,正式啟動高師體育院系和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方案是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強在院校中開設的選修課和體育俱樂部,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結合自身實際和未來發展趨勢,積極的獻策獻計,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調動起來,切實參與到落實并完善我國體育健康類課程的標準制定等各項工作中來,相信未來我國體育健康類課程的改革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作者:夏書 單位:通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