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現代動漫產業論文
近幾年,我國動漫產業獲得了井噴式的發展。動漫制作企業快速增長,動漫產業集聚社會資源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動漫產業規模急劇擴張。2011年國產電視動畫片產量超過26萬分鐘,比上一年增長18%。在動漫產業呈現繁榮狀況的同時,從總體上看,我們動漫產業發展的基礎仍然薄弱,一些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命題仍然有待破解。尤其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背景下,動漫產業亟需經歷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涅??重生”。
一當前我國動漫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宏觀上看,當前,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總體上呈現出幾個不相匹配:動漫產業的競爭力仍然不足,與黨和政府、人民群眾的期待、與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訴求不相匹配;動漫產業的成長質量與速度仍然有待提升,與國家對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供給及資源配備力度不相匹配;動漫產業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仍然稀缺,優勢產業環節、整體產業層次與產業規模存在“倒三角型”布局,產業質量與產業數量之間的權重比例不相匹配;動漫產業發展中純動漫產業偏少,借發展動漫產業之機“跑馬圈地”發展房地產及其他產業等現象依然存在,產業的純度、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動漫園、動漫產業集聚區建設的初衷及預期貢獻率不相匹配。從微觀來說,動漫產業發展過程中以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動漫產品的編劇策劃能力、原始創意及創新集成能力亟待提升。通俗地講,即動漫作品“講故事、講好故事”的能力存在明顯欠缺,動漫文本的思想滲透力與主題凝煉度不足、內容及題材的挖掘、選擇及整合能力不足、文本的審美貼近性及情感感召力不足,直接制約了動漫產業鏈上游的競爭力建構。二是動漫產業發展的“異化”現象嚴重。“雷聲大、雨點小”“只打雷、不下雨”等現象不斷出現。許多地方忽視內在產業發展基礎,盲目“炒概念、追熱潮”,建設動漫產業園區,因為后繼乏力而難以為繼,同質化重復建設浪費了有限的資源,又惡化了競爭環境。一些地方借發展動漫產業之名,置換內容,行發展房地產業之實。一些動漫企業求量不求質,粗制濫造動畫片,套取國家補貼。動漫產業在快速發展的表象背后存在著明顯的“虛火”。三是動漫產業鏈依然薄弱,存在著明顯的產業鏈斷層。產業鏈上游原始編創能力差、產業鏈下游衍生產業開發能力不足,典型的“橄欖型”結構標志著動漫產業發展整體仍處于低層次和粗放型發展階段。這些問題存在的背后,既有主觀上對動漫產業發展不夠重視的問題,產業短視、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問題,也有發展觀念、思想意識層面認識誤區的問題。例如,近幾年來我國動漫產業開發中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二維、三維等動漫技術的開發上,而對文化意識、思想價值取向等“軟基因”要素的開發明顯關注不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動漫產業發展的“失衡”。
二動漫產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厘清及原則的建立
要實現我國動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要解決其發展的內生動力機制問題。不可否認,過去幾年,我國動漫產業的膨脹式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力量直接趨導或間接牽引的市場強行擴容,一些動漫產業園區的“過載”也帶有鮮明的政府推動痕跡。當前,我國動畫片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動漫產業競爭力卻“乏善可陳”,尤其是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動漫及文化產業發展賦予更優厚的政策、更高期待的背景下,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路徑抉擇顯得更為迫切。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要更多地依托市場機制的內在調控,市場要素的自我流動與市場力量的集聚整合,通過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動漫企業及動漫產業集群。政府要收縮戰線,從微觀干預與主導動漫企業經營與布局、動漫產業園區建設中騰出手來,從建設者、執行者、推動者的身份轉變為規劃者與裁判者。政府根據區域經濟及文化發展實際及其整體競合格局,確定是否將動漫產業納入重點發展產業或支柱產業,明確區域發展動漫產業在資金、場地、人力資源上的政策激勵措施,并根據企業經營績效及發展實際兌現政策紅利。從“引水引魚”轉變為“放水養魚、優勝劣汰”。發展動漫產業,要堅持均衡發展原則,兼顧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培育,形成整合競爭力。區別于其他產業門類,動漫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存在緊密的契合關系,任何一個環節的薄弱都可能導致產業整體話語權與競爭力的缺失。我國動漫產業在經歷了發展初期的代工貿易,在動漫制作環節積累了一定的優勢。當前更亟需重視產業鏈上游動漫原始創意的開發,動漫劇本的編創,產業鏈下游動漫衍生產業的開發等。在產業鏈中游,更加注重新技術、新理念對動漫創作帶來的變革機遇,關注如何在保障創作質量的情況下通過集團化生產與技術創新降低單位時間的創作成本等。通過產業鏈的夯實與壯大,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漫產業競爭力奠定基礎。發展動漫產業,要堅持特色發展原則。日本、美國等世界動漫強國都有其鮮明的動漫風格塑造及產業特色。我國曾經在世界上具有較大影響的《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等動漫作品也無不以中國特色水墨畫與文化典故向世界呈現了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及動漫創作技巧。當前,一些動漫作品盲目模仿西方的故事結構與動漫形象,動漫風格飄忽不定、動漫主題與內涵孤芳自賞,與人民群眾的審美特征與文化心理存在著較大的疏離,很難被市場所接受,更不可能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堅持動漫產業的特色發展,必須要在動漫作品中體現與滲透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故事設計乃至創作技術中更好地體現“中國形象、中國特征、中國風格”,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要探索具有我國特色的動漫產業發展模式,以市場為主導,科學界定政府功能,做好區域協調;構建“圈層發展結構”,即形成若干家大型動漫龍頭企業,在產業鏈某個環節形成核心競爭力,并具備全產業鏈系統集成能力,成為我國動漫產業的核心圈層,同時鼓勵與發展一批創新型中小動漫企業,專門從事動漫專業化創作(如動漫劇本設計、動漫貿易及會展、動漫制作過程中的某一專業環節的創作等),為核心圈層提供專業支持。通過圈層結構,實現專業化分工與市場資源的有效配給,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動漫產業鏈。發展動漫產業,要堅持異化阻隔原則。堅決避免借發展動漫產業之機,套動漫產業之名,發展如房地產、保健養生、休閑旅游等其他產業門類,占用有限的動漫發展資源。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在于加強對動漫產業園區的動態監控,發現企業違規行為,根據不同性質、不同危害提出不同層級的警示及處理意見,情節嚴重的,吊銷企業的入園資格。對于園區存在整體“貍貓換太子”現象的,要果斷關閉產業園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一級政府監控不力的督查與懲戒,進而從政策源頭把住異化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