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設計是對生活方式的再創造,縱觀人類歷史,設計已經成為人類的一種獨立活動。所以在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中需要學生對包裝設計有準確的認知,對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可以準確使用。首先,在包裝設計的教學中由于對傳統元素的廣泛使用,對其理解出現了偏差,導致現在各大高校和專科院校的包裝設計教學缺乏生機和活力,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缺乏創新,設計的作品過于傳統化,失去了時尚感。比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包裝設計中的傳統元素的大量使用,使很多學生沒有充分理解傳統元素的含義,忽略了民族自身的文化特點,大量單一的運用傳統元素,設計成果缺乏創新性,也沒能體現傳統民族特色,設計的包裝產品只是起到了簡單的裝飾作用,失去了包裝設計的意義。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包裝設計的結構造型,而在教學中忽略了對傳統元素的相結合,只考慮了實用性,卻缺少了藝術性,使包裝設計沒有視覺沖擊力,不能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所以傳統的包裝設計教學體系已經難以適應當下的教學。
就如同,我們運用安格爾的方法不會培養出梵高,用徐悲鴻的方法難以塑造下一個貝律銘,設計中的造型訓練并不完全適應包裝設計的教學,只有巧妙運用傳統元素才能促進包裝教學的前進。最后,在教學課程的安排中,沒有過多的考慮對學生進行實踐培訓,致使學生空有理論知識卻缺乏實踐。包裝設計離不開生活,缺少對生活的理解與發現,包裝設計只能停留在紙上談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使理論知識更好的為設計的創新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運用傳統元素的特殊含義結合產品特性,更好的展示產品,又可以讓包裝造型美觀、時尚,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上又可以跟的上國際流行的趨勢,所以讓學生可以將傳統元素的更好的運用在包裝設計中,實踐對于包裝設計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如何將傳統元素應用到包裝設計的教學中
1.包裝設計教學中材料的應用
包裝設計中的造型設計,不但可以體現產品的特性,而且特殊材質的造型可以更加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例如,各地土特產的包裝材料大都是就地取材,通過對這些自然材料的簡單加工甚至不加工,體現當地土特產的包裝特色。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包裝設計創作時多采用傳統元素的特色材質作為包裝造型材料,使其更易傳達包裝對象的地域信息,更好的傳達產品特色。那么學生在用特殊材料進行包裝設計時,要凸顯包裝產品的特色,通過包裝設計展現民族特色文化。此外,學生在利用傳統材料進行包裝設計時還要避免盲目性,要正確區分現代包裝藝術和傳統包裝藝術,在進行包裝設計的學習時,適時改變進行不斷創新,才能促進包裝設計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2.包裝設計教學中色彩的應用
色彩作為產品性質的特征元素,是對美感的直接體現,易于引起人們情感的反應和變化。因此,在包裝設計的教學中,色彩的編排設計尤為重要。國際上對色彩的心理定位,也和各個國家對某些顏色的特殊含義有所區別。例如,中國人喜好紅色,紅色熱情且奔放,象征著吉祥、幸福和喜慶,而在國際上紅色是一種具有警示、警告意味的顏色。而在包裝設計中運用紅色可以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尤其是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品包裝,對紅色體現出了極度的熱愛。例如,中國傳統的婚禮產品主要采用紅色進行包裝設計,突出喜氣祥和的氛圍,再如,月餅包裝的設計,大多產用以紅色為主與傳統的圖案相結合,體現節日的喜慶。準確的色彩包裝定位,不但可以刺激產品銷售,而且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產品特色。
3.包裝設計教學中圖形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圖形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喻意。正如,鴛鴦戲水和龍鳳呈祥都表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蘊含美好的寓意。傳統圖形在一定程度上運用聯想和夸張的表現手法彌補了現實中的不足。在包裝設計學習中,要對傳統圖案有認知,根據圖案特有的含義和寓意準確的使用在包裝設計中,實現民族藝術與包裝設計的有機結合。為此,在包裝設計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傳統圖形的鑒賞和分析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包裝設計的過程中靈活應用傳統圖形表現自己的包裝設計思想。
三、結語
通過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應用的分析可以發現在進行包裝設計教學時不僅要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更要讓學生多實踐、了解消費者的心理、關心時代設計潮流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學生,才能將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
作者:田 雪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