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語文課程在高校開設的重要性
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秦漢文到唐宋詩詞,如“四書”、“五經”、《洛神賦》、《千字文》、《出師表》、《木蘭辭》、《燕歌行》等,到現當代詩歌小說散文,無一不是絕好的人文素質教育素材,滲透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個人情操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再次,有利于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大學語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其對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所起的保證和支撐作用。漢字是象形文字,而漢語言又是極易喚起人的形象思維活動的語言,因此,學習漢語言和文學,可以極大豐富想象力,增強形象思維能力,改善思維品質,提升創造力。因而,從工具性特征角度而言,大學語文不僅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還有效地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從而增強了學生的綜合實力。
二、大學語文課程潛移默化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將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增強科學文化素質巧妙融合,是我們工作中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而大學語文課程所具有的特性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首先,大學語文課程助推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大學語文的授課過程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因而,對于課程繁多的大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得到熏陶。他們會按照大學語文課程中所強調的道德規范,作為自己的行為指南,深刻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深入人心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國著名詩人杜甫,勇于面對現實,身處困境卻依然懷抱理想、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呼喊,道出了我國古代文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全面推行大學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將其與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以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其次,大學語文課程助推大學生對中國優良傳統道德文化的繼承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傳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教育大學生如何成為思想健全、人格完整的人,更是培養和教育大學生熟知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道德文化精髓,愛人、愛國。而大學生學習大學語文課程的過程也同樣是感悟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思想的過程。這無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助了一臂之力。例如儒家在仁愛觀方面,孔子把“仁”作為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提出了“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等等,這些壯志豪情,無不形象體現催人淚下的愛國主義情懷。正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歷史楷模,讓當代大學生深刻認識到什么是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它不單是通過語言表達愛國熱情,而是根深蒂固在每個國人心中永不退去的情懷。再次,大學語文課程助推大學生意志品質和情商的提高。文學是人類靈魂的凈化劑,可以使大學生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可以使大學生心胸寬廣,志向遠大。而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具有極大的精神感召力,能使學生產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激情,形成“寵辱不驚”的博大胸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抗挫力。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朱自清在貧病交加中拒領美國的面粉,這些都說明文學對人的意志品質和心性具有巨大的培育作用。
從培養和提高情商的角度來說,文學是情感的加固劑,可以強化意志力,增強抗挫力。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諸因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說明有時情商的作用更為重要。情商所指的情緒、情感、意志、耐挫力等方面的品質都可以通過文學作品和人物形象的感召、激勵和熏陶來改善。而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從一定程度上幫助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有的放矢。最后,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助推大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強化。大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社會人,隨時隨地都需要通過多途徑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多知識、發明創造都須借助語言來描述、記錄、推廣和應用。故語言的運用能力對于生活、學習和工作都極為重要。大學語文課程中涉及很大部分的現代散文、詩歌、小說,所有文章均是經過認真考究才作為典范文章來呈現的。例如余秋雨的《都江堰》、臧克家的《老馬》、史鐵生的《合歡樹》等均具有很強的語言邏輯性。通過閱讀這些著述,不僅幫助大學生培養語言邏輯能力,還能掌握來自傳統中國文化和當今社會生活中必要的社交禮儀和表達方式,從而分擔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和由此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好大學語文課,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是大學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大學語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對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它是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語文教育的多元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應該進一步將大學語文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進行深入研究,準確定位和把握,制定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加速大學語文課程在我國高校開展和改革的步調,從而推動大學語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作者:程鵬 單位: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