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招貼設計作品不止要做到簡潔易懂,還要有巧妙的藝術構想,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特有的條件下,像招貼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必須要做到讓人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白作品所傳達的內容。一個表情、一種形態,招貼設計經常會出現這種充滿整個畫面的描繪,我們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然后圍繞這一特征再進行加工改造,可使作品更具獨特色。清代的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一幅畫“與其令人愛,不如讓人思”。好的招貼設計也是如此。
中國人習慣追求事物的中、全、和。這里的“中”,就是指不偏不倚,剛剛好。我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的大部分內容體現的正是這種中正平和的態度。儒家思想同時又為我國古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倡導中正平和而道家思想倡導自由隨意,在這種重要思想的影響下形成了我國古代設計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在兩者相互影響的過程中,為我國古代設計思想觀念影響形成了重意境,含蓄自然的藝術特征,為我國現代藝術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我國古代的建筑形式非常強調對等級制度的劃分,要有對稱的布局和鮮明的層次感,色彩上更多的使用黃色。在構圖這一方面有很多選擇,中線就是其中一種,中線是指能以畫面中心線自上而下貫穿整個畫面的一種構圖方式。如今我國現代平面設計中使用這種中線構圖的作品有很多,這種構圖形式與德國設計師喜歡運用上升斜線進行構圖的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現象說明在我國設計師心中“萬事求中”已經成為主流的表現形式。對稱性也是其中的表現方式之一。
“對稱性”被認為是美的一種因素,在西方古典美學中普遍這樣認為。在我國古代藝術設計中這種對稱的表現方式經常被用到,如剪紙、臉譜,風箏,年畫等。中國的平面設計受到中國傳統藝術影響較深刻,例如國畫的暈染效果及工筆畫的線條等,書法的虛實效果和寫意的筆觸被我國現代平面設計廣泛借鑒。
當代我國平面設計經常會選用書法元素進行作品的創作,體現了我國本土設計的特征。特殊的結構和形態的巧妙賦予了書法藝術獨特的魅力,同時又賦予了書法藝術非常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幾乎所有的視覺藝術都離不開色彩,在藝術的審美功能中色彩作為一種視覺語言,不管是設計藝術還是繪畫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傳統設計色彩受到了所處時期統治階級的限制,如皇宮寺廟用黃色,紅色的色調,紅、綠、藍的色調被用在王府官邸,普通老百姓房子只能是黑色、灰色、白色等顏色。
這種艷麗與樸素,大俗大雅之間的對比在我國現代招貼設計中經常出現。艷麗主要是指色彩的對比關系。樸素指我國當代招貼設計中經常可以見到的素雅同時又能緩解人的視覺疲勞。所以在招貼設計中色彩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招貼設計的最終效果。
作為一名現代廣告設計師,在不斷接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同時,很好地將中外文化相融的同時應以中國特有的元素為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民族個性的設計風格。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文化才會延綿不絕地傳承下去。使我國的招貼設計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但切不可刻意追求,以免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好的設計不一定是最奢華最漂亮的。最貼近符合我們生活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陸玉璐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