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美術教育論文
從我院的學生方面來看,他們對美術課不重視,藝術感覺遲鈍,尤其網絡等一些思想對學生的影響,比如在服裝的標新立異等審美讓他們沒有一個美與丑的標準,沒有對色彩的理性認知。這些學生進入學校后,面對美術課就產生了困惑與茫然。同時由于學生的年齡在十八、九歲,心理發展處于不穩定階段,學習中經常出現情緒的反復波動。因此,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利于美術教學。
一、解決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以上的問題,通過在教學的不斷摸索中,我認為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要對本專業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針對問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措施。由于大多數學生沒有繪畫基礎,因對專業的不明確或擇業需要才選擇本專業,面對美術課,他們有的新奇、有的不知所措。作為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清楚學習目的:美術課是設計課的基礎以及二者的密切關系。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點應在課前首先提出并提供詳實的舉證。第二,美術學習的關鍵在于把握造型與色彩的基本規律,并通過動手操作來掌握這些技能。因我們的學生沒有美術基礎,美術課時較少,所以要調整課程內容。在教學上,要簡化教學內容,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少而精。讓學生掌握關鍵技法并對學生強化練習,以加深熟練掌握技法的程度。第三,長期以來處于應試教育的學生,創造力普遍不足,尤其對展示設計專業的學生影響更為重大。應試教育的最大弱點,大部分學生只能在框架內進行死記硬背地學習,比較呆板,就是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前提,展示設計專業需要人的創造力,如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就成了職業學校展示設計專業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而這個任務又落在了美術課中。美術課不僅要學習繪畫的表現技法,還要激發想象力,為設計打基礎。這就需要知識面的拓寬,需要觸類旁通的比較,可以通過一些知識講座,將音樂、舞蹈、建筑等賞析特點介紹給學生,形成藝術形式的互比,提供想象的實例,為設計奠定必要的基礎。這樣,想象———歸納———創作設計,這條學習脈絡就顯現出來了。通過藝術專題的講座,提高學生的鑒賞力,是強化美術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師也可以通過課堂實踐,誘導學生的想象能力,如把幾樣獨立的物體進行組合,指導學生如何視其為一個整體,這就是美術課中想象能力培養的具體體現,也是歸納的一種方式。
二、增加實踐教學,改進職業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
我院展示設計專業在美術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其主要目標是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一種既能發揮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的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全面革新,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我院的展示設計教研室,既有擅于應用的教師,參與企業一線的生產活動;又有從事理論研究的高素質教師,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很好的“雙師型”團隊。展示設計領域瞬息萬變,教師的藝術觀點和藝術思想都會在課堂中逐步滲透給學生。因此,不斷提高教師修養和業務能力是培養教師業務能力并提高層次的大事。此外,本專業的實踐能力也相當重要。展示設計是一個商業化的行動,必須與社會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并要根據對方的實際需求,設計出切實可行,符合生產、推廣或傳播要求的作品。專業教師必須參與社會上的設計活動,甚至在設計公司兼任一定的工作職務,這樣才會不被瞬息萬變的時代所淘汰。理論與實踐結合是職業類學校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徑,有了實踐,才會避免不切實際的紙上談兵。隨著計算機在設計領域的廣泛應用,尤其是計算機應用圖像、應用設計、應用教學等軟件的開發利用,也給美術教學帶來了從教學方式到教學內容上實現新突破的契機。我認為實踐教學應該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例,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我院展示設計專業現在擁有寫生畫室、噴繪室、電腦機房、制作室等一系列專業方面的工作室,增添省時省力的機械設備,使教師和學生從耗時耗力的手工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思維和創造,還可以成立廣告公司和裝飾公司,直接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教學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在實踐教學中,我積極把握每個細小環節、過程解惑給學生,更好的教書育人。根據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要“一專多能”具有實用性。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學以適用,有重點性、針對性的教學,以實踐為基礎,以教學理論為依據,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理論結合實踐教學。
作者:王麗 單位:哈爾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