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環境設計論文
一、醫療設備集中供氣系統設計與安全
醫院集中供氣是保障需要氣源的醫療設備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設備使用條件。涉及到的氣體有氧氣、正壓空氣、負壓空氣、二氧化碳、笑氣等,這些氣體提供各類醫療設備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治,有的本身屬于藥品管理范疇。同時,這些氣體設備和裝置又屬于特種設備管理(有的不屬于醫療設備)范疇,配置上又屬于醫院基建設計,其設備和裝置的報警系統管理又是屬于醫療安全管理范疇。所以,很多工作需要醫院各個部門協調與配合。
1)醫用壓縮空氣質量與安全醫院集中供氣系統設計應根據《醫用氣體工程規范》(試行)。醫用壓縮空氣在醫院應用最重要是呼吸機的集中供氣,呼吸機使用安全要求提供無油、干燥的空氣,其目的是:(1)抑制細菌的生存及繁殖,減少院內感染;(2)防止露點外凝結成液態水,保障呼吸機使用安全;(3)防止零度以下時結冰,堵塞管道;(4)管道內潮濕度高易造成管道氧化;(5)防止因油導致病人吸入后肺部感染,造成設備的不能正常工作。
2)醫院集中供氧的質量與安全醫院集中供氧系統目前有三種方式:氧氣鋼瓶供氧;液態氧供氧;分子篩制氧機。在醫院集中供氧系統設計應根據《氣瓶安全監察條例》、國家標準GB8982-1998《醫用氧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YYT0298-1998《醫用分子篩制氧設備通用技術規范》等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保證供氧質量與安全。由于氧氣是生命支持和急救醫療設備的重要氣源,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集中供氧系統本身是高風險醫療設備,防火防爆要求很高。在配置設計上要考慮氧氣供應的壓力、流量,也要考慮醫院發展,醫療設備增加造成用氣量的增加,有留有余地。
二、供電設計與安全
大多數醫療設備都是電源供電的,醫療用電在供電上有特殊要求。醫療設備供電電源設計必須保障設備的安全性要求。
1)醫療電氣設備供電要求根據國家標準GB9706.1-2007?IEC60601-1:1988《醫療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醫療設備使用的電源環境應符合下列標準,特殊要求的應符合設備安裝與使用說明書載明的要求.具體要求規定:(1)供電額定電壓不得超過①手持式設備,250V;②額定視在輸入功率至4kVA的設備,單相交流250V或直流、三相交流500V;③所有其他設備,500V。(2)電壓波動范圍①電壓波動不超過額定電壓的±10%,超過-10%而時間短于1s的瞬間波動除外,例如X射線發生器或類似設備的工作所引起的不規則時間內的波動。②系統的任何導線之間或任何導線與地之間,沒有超出名義值+10%的電壓。(3)電壓波形范圍①電壓波形應是正弦波,且構成實質上是對稱電源系統的多相電源;②名義值小于等于100Hz的頻率誤差不超過1Hz,名義值在100Hz至1kHz時的頻率誤差不大于名義值的1%。(4)電源內阻供電電源內阻尤其在大功率設備使用時,會產生線路壓降,影響設備正常工作,所以,應該有足夠低的內阻抗,(特殊要求應符合專用標準規定或制造商使用說明規定)。(5)電源保護措施應符合GB16895.21-2004?IEC60364-4-41:2001,IDT《建筑物電氣裝置第4-41部分:安全防護電擊防護》的規定。
2)醫療設備接地設計要求醫療設備接地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根據國家標準GB9706.1-2007?IEC60601-1:1988《醫療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14050-2008《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醫療設備的接地應符合下列要求。同時,醫療設備使用環境接地也應按制造商規定的要求執行。
三、電磁兼容性與使用環境設計
許多醫療設備既是干擾源也是敏感設備,如:B超、CT、MRI等它們具有干擾與被干擾的兩重性,醫療設備使用環境應該符合設備制造商要求;醫療設備使用環境設計應考慮采用有關措施:(1)采用電磁屏蔽對具有工頻電磁場、射頻場、脈沖磁場發射和敏感的醫療設備,應建立屏蔽保護設施。如CT、MRI等設備。(2)選擇良好接地醫療設備抗電磁干擾能力各異,選擇合適的接地方式和接地阻抗至關重要。應根據相關專業標準和設備制造商的要求,使用環境設計中選擇醫療設備接地的型式和阻抗是抗電磁干擾的重要條件。(3)適當距離在設備使用場所的設計安排上必須考慮設備之間的相互之間的電磁干擾問題。多臺醫療設備在同一場地使用時,各臺設備使用場所之間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以降低電磁場相互干擾。(4)使用UPS對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敏感的醫療設備,供電環境應選用UPS裝置供電,以防止電源突變和突然停電造成設備使用的影響。UPS分為在線式和后備式。醫療設備應選用在線式UPS裝置供電,UPS的功率應大于設備的耗電功率。
四、溫、濕度條件和設備的使用安全
醫療設備在醫院很多個領域中使用,如果醫療環境設計沒有考慮到醫療設備的溫濕度使用條件的話,可能會影響醫療設備安全使用。如濕度到醫療設備能承受的范圍以上會引起表面凝露或者輔助材料潮濕,損壞設備以及微生物也會在這種環境中滋生。過高的環境溫度可以影響設備的散熱。造成設備內部溫度超過工作極限,導致電路板不能正常工作。有關溫濕度要求的最優使用條件。
根據國家標準GB9706.1-2007?IEC60601-1:1988《醫療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4797.1-2005《電工電子產品自然環境條件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同時,醫療設備使用場地環境溫度和濕度也應按制造商規定的要求執行。醫療設備使用場地環境設計一般要求:(1)環境溫度范圍:+10℃~+40℃。(2)相對濕度范圍:30%~75%。(3)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無有害或易燃氣體。
五、工作環境布局與使用安全
現代化醫院對于有醫療設備使用的場所的設計必須考慮醫療設備的使用特點,如果醫療設備不能在工作場地內的合適、方便的位置安裝和有效的使用,就很有可能影響使用安全和有效。如提供病人護理的空間必須足夠大以容納人和需要使用的醫療設備。因為醫療設備使用工作環境空間設計和設備安放(醫療器械、設備、工作站等)是提高人與醫療設備配合度與改善病人護理環境的主要內容之一。
醫療設備使用周邊環境的設計應考慮以下問題:工作空間、儀器設備安放布局、尺寸大小、工作間隙大小以及視覺尺寸等以提供安全的、高質量的護理。醫療設備安裝環境布局設計時須遵循的幾項具體原則。(1)重要性原則。這一原則表明重要的設備應該被優先放置在合適的位置。重要性是指這一設備對于達到臨床使用最終目標的重要程度。(2)使用頻率原則。這一原則表明使用頻率高的設備應該被優先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如有頻繁的計算機鍵盤操作輸入設備應當放置在便利工作人員操作位置。(3)功能性原則。功能性原則是依據其使用功能而考慮的安裝布局原則。由此,中央監護臺應該在護士站在一起;中央靜脈導管安置設備與無菌區供應存貯共同組成特定的線路布局設計。(4)使用順序原則。在各種醫療設備的組合使用中,使用次序或者關系模式經常出現于進行某些醫療任務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工作流程,安排醫療設備的適當位置,使得它們能被更加安全、方便地使用。
六、結束語
醫院醫療設備使用環境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熟悉設備的原理、臨床使用要求,要充分發揮醫院臨床工程人員的作用,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改變目前醫院設計相互不通氣,分工分家的狀態。在系統設計上要重點考慮醫療設備使用的安全性,事先需要進行安全風險的分析、評估。病人安全是醫院環境設計工作中優先考慮的因素,這種思想也要滲透在現代化醫療機構的設計理念中。在我國新的醫療改革形勢下,各級醫療機構將開始新一輪的建設與革新,尤其是基層與社區醫療機構,在醫療環境的設計中需要融入更多新理念,如人因工程學。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是一個新的課題。
作者:蔡國標 單位:麗水市中醫院設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