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社會實踐論文
一、創新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意義
初中政治教學是一門德育課程,要將特有的德育任務完成,課程教育就是其完成德育任務的主渠道。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則是把學生當成是道德思想建設的一大主體,強調以學生和諧、健康的發展為主要目的,強調“引導”與“教育”的結合,摒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切實地將課程理論知識教學密切地與社會實際以及學生思想實際結合起來,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設出能夠調動學生自覺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運用及掌握知識的能力、態度,促使學生充分的得以發展。
這樣的課程是學生與教師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氣氛和諧、情感交融的課堂,借助于道德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及情感陶冶等多個途徑,將新課程的各項功能發揮出來,推動學生在價值觀、態度、情感、認知、智力和知識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促使學生成為和諧、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二、創新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策略
1.拓寬學習領域,豐富教學內容
政治教師應當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現象予以結合,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生了解知識、掌握知識,而且還能夠大大地促使學生學習領域的拓寬。舉例而言,在講授行使政治權力中監督權與建議權的內容時,可以與社會中的實例與時事政治結合起來進行詳細的分析,使學生正確體會到使用權利的必要性以及可行使的權利的同時,不斷強化多自身職責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的認識,進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將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樹立起來。
2.加強教學目標的設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在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予以認真對待,要精心的講課、精心的設計、精心的備課。應當明確的是,教師只有從學生的立場考慮,來互動設計與整合教學的三維目標,針對所需講授的內容,對課程有創造性地進行設計與修改,促使其能夠與學生的興趣、經歷、理解力和知識水平等相適合。另外,初中政治教師還應當積極地為學生提供合作、探究、交流、質疑、討論的機會,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提問、測試和輔導,鼓勵學生之間的互相測試和講解,并且將實際與理論結合起來,對第二課堂加以開辟,從而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這樣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政治教學的創新及實效性的提高。
3.提高教學效率,改變教學模式
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必須盡快地將“說教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改變,積極地探索符合教學要求的全新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充分的調動起來,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此更加有效地促使學生自覺參與到初中政治課堂學習中。
比如,在講解消費稅方面的政治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與消費有關的小品諸如《鐘點工》、《不差錢》等,為政治課堂教學創設出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并且適時地將相關教學內容引出,細分明確問題,鼓勵查、中、好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以便于促使全體學生在與教師及同學的融洽、愉快溝通交流中,牢固的掌握所學的課堂知識,并且真正地學會怎樣利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當學生將問題有效的解決后,必然會有成就感產生,這樣便能夠促進初中政治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4.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自身素養
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占據著主體性地位,而教師則發揮的是主導地位。因此,為了有效地創新與改革初中政治教學,促進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那么教師就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及素養。一方面,教師所具備的思想道德在其言行中有著直接表現,進而決定學生對教師的認識。
通常教師如果有著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則會樹立起威信于學生中,得到學生的尊敬和信服,進而主動地遵從教師的引導,并且致力于知識的學習中;另一方面,教師的思想道德在教學實踐中直接作用,對教學結果有著極大影響。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當緊緊地跟隨時發表展的步伐,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注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及時更新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初中政治教學的創新作出貢獻。
作者:侯榮富 單位: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