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1、激勵肯定,喚醒自尊,培養自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的發展是多樣性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均衡發展。每一位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特殊個體。對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年齡特點、個性特點、生活經驗的欠缺,興趣愛好的不同,意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過程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關鍵是老師如何正確處理和對待這些問題。因此,教師必須運用教學藝術,因材施教,抓中間帶兩頭,運用賞識、肯定、激勵教育教學策略,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發揮才能、蓬勃發展、茁壯成長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讓他們盡情施展才華。賞識肯定教育,不僅僅指學習上。只要平時能夠在學生身上發現可取的地方,如在勞動、體育、音樂、團結同學、樂于助人等方面,只要發現閃光點,就及時加以賞識、肯定、激勵,長此以往,就會碩果累累。
在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會犯一些常識性錯誤,究其原因,是教師的教育方式、方法出現了問題,不是對學生開口便罵,就是嚴厲批評。心理學家普遍認為:鼓勵比懲罰更能使人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首先善于發現、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優點與缺點是一對矛盾統一體,任何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關鍵在于教師是否有發現的自覺意識;抓住“閃光點”加以賞識鼓勵與表揚,有時還需要夸張的肯定與支持。近年來,我國中小學開展的“賞識教育”、“成功教育”等,其意義都在于使每個學生的努力受到肯定,都有成功的機會。所以,賞識可使學生看到自身的價值,激發向上的熱情,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成長的信心。“數子十過,莫如獎子一長”。
成功的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對犯了錯誤的學生,能夠指出其錯誤的原因、問題的所在,并指出其危害及后果,說明這樣做既損害班級利益,又對自己造成不良影響,既害人又不利己。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學生,而在于教師。教師在平時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做出榜樣,并多關心學生,幫助學生。班主任更應該運用語言的魅力、語言的藝術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成績、優點進行恰當的、適度的表揚贊賞。尤其對待后進生、頑皮生更應該側重運用運用此方法,而不要一味地批評、責罵、埋怨學生,更不應該動手打人,盡量使用委婉、溫和、和風細雨式的教育方式。法國教育家盧梭說:“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的多。”人是萬物之靈,是有情感的,只要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培養獨立人格,喚醒自尊,進而激勵自尊自信,就一定能教好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當不好的老師”。
2、贊揚賞識,激發自律自強
教師要善于運用肯定性、贊賞性、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賞識,這樣會增強學生的自律性和自強性,調動其對學習生活的積極性。如在我校開展的“五育”積分表法,與其并行的還有各種獎項的設置。這種方法就是設置一張全班學生的表格,表格上將每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列在表上,得到老師的表揚,作業做得好,做了好人好事,等都畫上一面紅旗,并設立一個獎,如團結獎、助人獎、勇敢獎、尊師獎、衛生獎、勞動獎等。通過這種方式,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優點、進步、成績,激發了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說什么,以及教師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健康的、亮麗的角度審視、肯定、表揚、激勵、賞識學生,增強自律,培養自強精神。
二、如何在教育教學中進行“賞識”教育
1.觀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留心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課外活動、勞動和生活中的點滴瑣事,進而為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流打好基礎。“一葉知秋”、“一滴水能夠再現大千世界”。通過平時的觀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思想意識、行為觀念,進而為交流溝通了解學生準備第一手資料。這樣才能深入了解學生,達到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才能敞開心扉交流溝通,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長,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尤其后進生渴望擁有表現的機會,優等生希望在奮斗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中等生盼望自己的點滴進步能引起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宜多激勵表揚,對性格外向的學生則應多鞭策自勉,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不失時機地為學生創造恰當的力所能及的表現機會。這促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等方面達成共識,“知己知彼”,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2.創設寬松民主的表現機會
“深入才能察微”,教師平時要勤于觀察,善于發現,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的表現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強自豪感、榮譽感。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把他們拒之門外,和其他學生隔離。教師應該用信任、尊重和贊許的目光及時傳遞出期望和要求,這比任何說教、批評更有效、更持久,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上進心,進而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獲得成功的快樂,逐步培養自信。教師要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表現場景和機會,鼓勵體育有特長的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比賽,讓字寫得工整漂亮的學生負責黑板報工作等。
總之,教師要在平時廣泛收集信息,鼓勵有特長的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文藝體育活動、比賽、競賽。為此,教師應成為此項活動的總指揮者和策劃者,讓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在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開啟他們新的人生之旅,放飛人生夢想。
3.恰當適時地選擇贊賞的時間和方式
教師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亮點、閃光點要及時恰當地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贊賞。如在大掃除中,對表現積極負責任的同學,勞動中踏實、主動搶著干的同學,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的同學等,教師要“因時因地而贊”,這樣才能產生良好效應,使學生增強自信,對學習生活充滿信心,今后會更加發奮努力。
總之,賞識是人類精神生命的陽光、雨露。教師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把賞識作為一種教育心態,用充滿愛的眼光欣賞學生,及時鼓勵與贊揚,以賞識的目光、語言、表情、心態發現發掘他們身上的優點、亮點、閃光點,從而樹立自信,增強自律自強的能力。師生在共同營造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作者:閆生瑞 單位:臨潭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