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數學論文
一、教學方式要多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興趣,學習最好的興趣,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濃厚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好動好玩,要想讓他們靜靜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除非他們對這個課很感興趣!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多樣!
1.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小學數學有很多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圓的定義、三角形的定義、加減法規律等等,這些都是用文字去描述的,怎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些知識呢?這就要求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比如,學圓形、三角形這些圖形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出這些具體的實物,讓學生去摸摸,感受它們是什么樣的。俗話說“:眼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教師甚至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圖形把他們腦子里能想到的生活化后的東西畫出來??菰锏臄祵W符號一經生動地展現,自然可以讓學生感到有新鮮感,從而吸引他們。
2.教學內容盡量生活化。數學學習最終還是要為生活服務的,而我們之所以要學習最終也是為了生活,所以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在講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應用題:小明要去幫媽媽買醬油,媽媽給了他20塊錢,買醬油用了10塊,但他又口渴,看到冰淇淋就買了一個,給回媽媽7.5元,那么買冰淇淋用了多少錢呢?像這樣的題目就很貼近生活,小學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的,這樣的應用題可以讓學生投入更大的精力去解決問題。數學就是這么神奇,它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生學起來會覺得有真實感、親切感,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3.新穎有趣的教學往往更能吸引學生。教學方式如果一成不變,還是會讓學生覺得煩悶,從而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保持多變的教學方式,而新穎有趣的教學會更受學生的青睞。學習乘法時,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開展計算比賽,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接著出示題目:3+3+3,7+7+7+7+7,8+8+8+8……+8(100個8)??戳祟}目以后,小朋友們馬上投入到緊張的計算比賽中去,都在興致勃勃地把數字一個一個地加,我卻立即說出了得數。小朋友們覺得很奇怪,我乘機說:“其實呀,老師做加法的本領并不比你們厲害,只不過老師掌握了一種新的運算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在運算幾個相同的數的加法時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了,你們想不想學呀?”先以比賽入手,抓住了學生好勝的心理,再慢慢地讓學生走進教學內容!高爾基曾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所以,在設計教學方式的時候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小朋友喜歡玩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這樣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教師的課。
二、做孩子們的大朋友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為人師表的教師一定要做好表率,在學生面前呈現美好的一面。能讓學生乖乖地聽你講課,和你玩游戲,那么你一定要在他心中有很大的威信。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為學生的朋友!教師和學生的接觸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教師應該和學生打成一片,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后都應該好好地和學生相處。
作者:陳海平 單位: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橫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