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家庭教育論文
媒介環境的時代巨變,一方面,促進了傳統家庭教育向網絡家庭教育的發展、躍遷,另一方面,也使得家庭教育的內在結構、作用方式、實際效果等發生了根本性改觀。而唯有將家庭教育置于歷史變遷的長河中,即將網絡家庭教育與傳統家庭教育進行全方位比較,才能更為清晰地洞見這種變化,也才能更為清晰、準確地把握網絡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下文將就此展開分析和討論。
1.從家庭教育發展的環境媒介來看。在傳統家庭教育中,教育環境具有封閉性,家長和長輩在教育中具有權威地位,家長總是扮演著教化者的角色,子代總是扮演著被教化者的角色,這決定了雙方在社會教化上的不平等性,社會教化中的“父為子綱”稱得上是一切文明社會文化傳承的基本法則。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由于電腦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傳統的家庭教育環境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家長在孩子面前不可能永遠保持權威者的形象,因為互聯網所營造的網絡世界使他們的權威受到嚴峻的挑戰。而網絡的開放性交互性使家庭教育環境由封閉性權威性向開放性民主性轉變。但是無論是在傳統家庭教育中還是在網絡家庭教育中,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環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在個體成長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創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關注的問題。然而,網絡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孩子接觸到什么樣的信息家長一般不易察覺,這在無形中就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難度。
2.從家庭教育的內容來看。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主要是以倫理道德規范的教育為主,并且從具體的禮節入手,主張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而到了近代傳統家庭教育的家長為了孩子以后能夠立足社會,獲得較好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子女的智力發展和學業成績上來,認為只要孩子在考試中有好分數,能夠進入重點中學,考上重點大學就行,而漸漸忽略了對孩子良好品德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在網絡時代,素質教育成為時代的主題,不僅要求一個人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還要求一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合作精神以及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網絡時代的家庭教育不再局限于品德教育或是知識技能教育,而是將兩者完美結合,并且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然而不論時代如何發展,家長教育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從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學做人。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就需要有大量能夠創新科技的主體———人,即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能夠創新的人不僅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人格特征和人際交往能力,而品德是良好人格和人際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培養良好品德有利于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特征,從而成為人際交往的有利保障。因此傳統家庭教育中對品德的重視是值得現代教育借鑒的。
3.從家庭教育的基本運作方式來看。中國在長期的家庭教育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傳統家庭教育中,首先主張家風對兒童的陶冶,很多家族家庭都重視家風的培養,把家庭和睦、孝敬父母、敬業守法作為家風培養的內容,并以家訓家規的形式保留下來,對后代進行教育。其次,主張以正確、正面、正當的內容與方法教育兒童,重視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對兒童的教育不僅要言傳更要注意身教,因為兒童的分析辨別能力差,又喜歡模仿,如果周圍的人以身作則,就能見賢思齊,反之則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所以由這幾點可以看出傳統的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教導言行為主。網絡時代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促使我們必須對傳統家庭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家庭教育方式開始向民主化、個性化、多元化變革。在網絡時代,父母與孩子們面臨的是同一嶄新的世界,同一全新的知識體系,孩子們在學,父母們更要學而且要有勇氣和孩子們一起學,甚至向子女們學,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網絡技術使家長們能通過電腦互聯網為孩子們解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指導他們從電腦網絡中利用各種資源,逐漸成為孩子們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督促者、輔導者甚至咨詢者。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再把自己作為權威,因為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孩子對家長不再是盲目地遵從和依賴,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從互聯網上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自主學習,塑造自我。但是家長的榜樣作用是從古至今都不能否認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在平常生活中就應該做出表率,做正確的事,說正確的話,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不管是在傳統家庭教育中還是在網絡家庭教育中,家長都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做好孩子們的榜樣。
本文主要著眼于媒介變遷與發展的視野,對傳統家庭教育與網絡家庭教育的環境媒介、教育內容和運作方式進行了比較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從環境媒介來看,傳統家庭教育具有封閉性,主要依靠父母的教育與書籍內容;網絡家庭教育則是比較開放,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在父母那里無法學習的知識,父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從教育內容來看,傳統家庭教育比較注重子女智力發展和學業成績,漸漸忽視了品德教育;而網絡時代的來臨使父母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更為重視,不再單純關注孩子的知識技能或者品德教育,而是將兩者完美結合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運作方式來看,傳統家庭教育主要注重父母對孩子的熏陶,主張家風等對孩子的陶冶;網絡家庭教育則是父母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榜樣作用,還要接受新的教育理論,學會用互聯網來幫助孩子并教育孩子。
本文作者:王盛峰、林琦、朱旭慧、薛云 單位: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