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財務管理
一、文化單位經費預算管理工作現狀
文化部門經費預算執行績效監管工作主要由內部監管與外部監管兩方面組成。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內部監管工作不夠到位,具體執行疲軟,獎懲措施不明,權責劃分不清等問題較多。在外部監管方面也如同隔靴搔癢。上級單位的外部監管工作往往偏重于對時候的審查及處理,而且處理工作也多為罰款為主,久而久之,罰款這種監管的手段變成了目的,被罰單位也盡可能的將罰款數額變相編入經費預算列支當中,相當于用上級劃撥的錢來支付上級所罰的款。這種反常態狀態大大減弱了監管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提高經費預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促進管理機制權責統一
經費預算制定方面,對于單位內部各組織及部門的經費預算需求要進行嚴格審查,并大力壓縮不必要的經費開支要求。財務管理部門要與單位內部各部門和組織負責人員簽訂經費預算管理及執行協議,施行責任分干到戶的制度,對經費的正確實用全權負責。
(二)賦予監督部門人事處分權
過去單位財務監管工作一直無法做到行之有效,往往就在于監管部門及工作人員只具有監督管理權力而沒有實際的處罰權力,從而讓執行部門有恃無恐。所以為了提升財務監管工作的權威性與嚴肅性。應賦予財務監管部門及工作人員適度的人事處置權力,從而提升內部財務監管工作的威懾力。要注意一點的是,在賦予財務監督管理部門及工作人員適度人事處置權限的同時,要加強對財務監督人員自身的具體管理,要制定出嚴格的人事處置程序及執行規范。
(三)實現財會部門相對獨立
預算編制及管理工作是單位內部管理工作的重點工作內容。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升經費預算編制工作的有效性,應該加強財務會計工作部門的相對獨立性,將財務會計部門的部門利益與單位內部其他工作部門的關系清楚明了的區分開來,從而避免財務會計工作及監督管理受到其他部門的影響。同時為了提升單位內部監督管理工作的效用,還應該積極響應上級機關對財會人員跨單位統一管理的政策,從而為本單位經費預算管理及使用績效考核工作營造出一個更為良好的內部環境。
(四)建立完善經費執行績效考核制度
預算執行考核評價制度是實現經費預算有效管理的重要輔助手段。過去經費預算執行往往沒有與單位內部各部門級具體人員的實際經濟利益掛鉤,讓部門及人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夠重視。所以建立與完善經費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勢在必行。在制度具體制定上面,要加強剛性標準與彈性空間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剛性標準的考核評價不用過多陳述,按照定額經費劃撥分干到戶原則即可,需要加強的是對于彈性空間的考核評價力度,在考核評價過程中要充分取證,認真分析,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
(五)提升財會人員素質
經費預算編制不僅僅是將單位內部各組織和部門的預算需求進行匯總,在匯總過程中還要實現嚴格考察與論證。這就需要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基本的預算編制工作技能,還要具備相應的企業管理能力與市場考察能力,而且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對于財會人員的會計電算化水平、網絡化管理軟件操作水平等也都要有更好的要求,所以單位一方面要加強財會人員聘用把關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現役工作人員的總體水平,為工作人員提供不斷學習與深造的機會,同時還要全方位規范財會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操作程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財會人員的經費預算管理作用及對單位內部其他部門及組織的監督管理作用。
本文作者:林天利 單位:平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