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平面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中,專業課時間有限,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大多數院校在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安排上,采用前兩年基礎課,后兩年專業課的方式,這樣,學生真正接觸平面設計的時間大大縮短,并且,在專業課中,老師大多以理論為主,講解大量的專業知識,忽視了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平面設計的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相聯,伴隨著經濟,科技的極速發展,平面設計理念的更新速度加快。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有所用”,不了解當今社會發展動態,不參與到社會發展的洪流之中,便無法正視自身的學習效果,技能水平,也無法真正地投入到設計之中,“學而無用”才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2.學生學習技能單一,不利于適應社會的多元化動態。平面設計涵蓋了諸多領域,比如:廣告設計、圖標設計,畫冊設計等等,創作者要通過一些視覺元素來傳達創作者的設想與理念,因此,豐富的人生閱歷與多元的知識結構在平面設計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不是簡單的高新技術的融入與圖形的堆疊,而是一種藝術與思想的傳達對接,培養學生向綜合方向發展,進行素質教育,提升其個人素養尤為重要。反觀我們的平面設計教學,只是傳授給了學生設計的基本功底,如何去設計,并沒有教給學生,設計的靈魂與魅力何在,一個優秀的設計者如何才能用自身的技能來詮釋演繹設計的魅力。在平面設計的初始階段,如何培養復合型人才值得深思。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平面設計教學的新舉措
上文中分析了當今平面設計教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如何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復合型人才這一問題,我們將從課程設置、評估機制,教學理念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
1.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跟上知識更新換代的步伐。平面設計是一門與社會潮流緊密相聯的學科,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同時,平面設計與計算機技術息息相關,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影響著平面設計內部的變革,掌握日益更新的計算機技術,并且熟練應用,是教師面對機遇挑戰必須擁有的技能。
2.進行合理課程安排,改善當今對學生的評估機制。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對該專業繁雜的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實屬不易,但要盡量地做到相對地緊湊合理。在前兩年的課程中,基礎技能學習的同時,側重綜合學習,寬口徑、厚基礎,盡量讓學生在獲得基礎技能的層面上,發散思維,尋找自己的興趣點,進而為后兩年的專業課學習打下穩固的根基。大學的學習,對于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會了多少知識,而是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清楚自己要學什么。在評估機制上,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不是“一刀切”的評價標準,擅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優化資源配置,揚其長避其短。
3.轉變教師角色,進行引導性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才。學生在學校習得的基礎技能是平面設計的骨架,而豐富的人生體驗,多元的知識結構與創造力是平面設計的靈與肉。教師要由“授魚”轉變為“授漁”的角色,將學生從“強制力下的妥協”中解救出來,給學生自由獨立的思考活動空間,并且引導其敏感地感觸時代的潮流脈動。創作的靈感來自長期的積累,教師在理論傳授過程中,采用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生共享最新的網絡資源,并且與公司合作,帶領學生進行實踐,體驗設計給人帶來的更真實的體驗,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進而培養全方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結語平面設計領域與我國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平面設計教育蓬勃發展,其內涵也在社會環境變化中發生著改變,為我們的平面設計教學提供了機遇與挑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們要不斷反思自身,轉變對策,增強平面設計教學的競爭力,培養出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學科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
作者:董曉峰 單位: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廣告與會展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