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技術論文
積極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作為中職教育的一名教師,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使用網絡進行教學與管理,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網并免費開放。同時還鼓勵將網絡課件、授課錄像等上網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在教學方法上要推行以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方法改革,以案例教學為主,增加課堂討論、模擬訓練等靈活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發表觀點、親身體驗的機會,努力培育學生的職業意識與職業情感,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手段上,教師隊伍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制作課件的技能,與有關專業教師合作制作出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并能對所提供的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加強實踐環節建設,凸顯職業崗位的需要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強化實踐環節,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教學針對性和實用性、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創造必要的校內實踐教學條件。院系應建立諸如電工模擬電子技術及應用實訓室,對學生進行電工模擬電子技術及應用的實訓、安裝控制電路及故障排除的訓練,也可進行器件檢測的情景模擬訓練;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同時,結合實驗中所學,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通過開設社會實踐課,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等途徑,讓學生到工廠的一線單位接觸電工模擬電子技術的環節,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下學到實用的、必須的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到企業去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開發他們動手的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需要重點了解現在電工電子類行業的新技術在生產第一線的應用,以此來彌補教材的老套落后所帶來的新技術的缺陷等問題。
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以人為本,促進教學
職業學校的學生相對于普通中學來說是弱勢群體,他們對學習的感情是搖擺不定的,因此,職教的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僅僅是從教學上,更應該從情感上幫助、鼓勵他們樹立能學會、能學好的自信心,使他們從長期的壓抑狀態下擺脫出來。這樣就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精神,同時促進了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等方面發展。同時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中職生的學習基礎一般比較差,因此,在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主動放低他們對專業基礎知識深度的掌握,而用通俗易懂的例子使他們更加容易理解的去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而把重點放在對實踐操作的能力上。例如電機的工作原理、芯片的內部電路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自動化、集成化水平越來越高,不再要求、也難以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內部原理結構學起,這些難點問題自然也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予以回避,而將教學的重點轉向技術應用與對新器件的了解上。
電力模擬電子技術是模擬電子技術從弱電領域進入強電領域的一門新型技術。學生通過學習后,可以獲得電力模擬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為學習后續專業技術課程和從事自動控制技術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根據學校設置專業的定位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實用性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的講好每一個環節,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通過上面所敘述到的教學方法的改革,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的發展空間,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名優秀的教師,要積極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推動教學改革。(本文作者:葉運先 單位: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