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培訓論文
本文作者:黃俊亮 單位: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計劃財務處
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管理性態分析
保障教育培訓機構正常運轉和教育培訓活動正常進行的水電、車輛、燃氣、設施維護、物業服務等支出。該項成本為階梯式成本,在零培訓保持基本運行的狀態下支出固定,在一定學員數量的范圍,這項成本穩定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學員數量上升這項成本就上升。該項成本與培訓時間相關性較低,其模型是一個關于學員數量Q的一元函數,在一定區間內成本隨學員數量變化。但從總體上,階梯式成本實質上是半變動成本。建立一個以Q為自變量關于階梯式成本F'C的一元線性函數。A為固定成本系數,B為變動成本系數,F'C=A+BQ。通過收集近幾年培訓學員數量及后勤運行及服務總成本規模的歷史數據,利用線性回歸方程法或者高低點法計算系數A和B的數值,可以確定培訓學員數量和后勤運行及服務成本總額之間的線性關系。分析該模型的現實意義在于根據學員培訓計劃預測后勤運行及服務成本總規模,確定后勤運行及服務成本總控制目標。行政及人力資源管理成本。主要由教育培訓機構日常行政辦公開支和培訓組織管理人員及師資隊伍所耗費資源和薪酬構成。培訓組織管理人員及師資隊伍規模,是根據教育培訓機構實現教育培訓目標和功能需要確定的最大容量決定,在一定階段保持較為穩定的支出規模,這部分成本屬于固定成本。其模型為TVC=A1+A2+……An,由不同的支出內容構成。在企業類教育培訓機構主要為管理費用,在行政事業性教育培訓機構為人員及公用經費,主要通過預算和制定開支標準,費用定額包干等方式進行管理和控制。綜上所述,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管理總體模型為TC=QX+TY+A+BQ+A1+A2+……An.即為:y=a+bx模型,符合成本性態一般模型,即符合成本管理的一般模式和規律。
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管理原則、方法及難點
成本管理的原則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管理的原則:總原則。不同于其它事業或經營單位,教育培訓機構所特有的功能決定其成本管理的總原則是堅持以學員為導向的全面成本管理;資源的耗費、資金的支出緊緊圍繞實現學員教育培訓目標的必要內容和環節展開,減少乃至消除非增值的環節和程序,形成精簡高效的培訓組織管理流程和培訓模式。這就必須要求教育培訓機構建立不同層級、不同動因的責任成本控制中心,在組織保證、制度設計、活動資源控制、方法制約等方面形成成本管理體系。一般原則。由于成本模型的一般性,與其他經營性單位相同,教育培訓機構成本管理也必須遵循的一般原則是:堅持全員參與、全過程推動原則;堅持成本性態、動因及價值鏈分析原則;堅持成本控制與質量績效管理相結合原則;堅持制度化、常態化、因地制宜節約化原則;堅持權責利結合原則;堅持技術手段、信息手段介入原則等。成本中心直接控制。對于可以明確劃分到某一成本控制中心的成本,如學員培訓活動支出,可以采用以班為單位的項目負責制,帶班及跟班工作人員等項目組成員,作為一個成本控制中心,控制培訓班學員日常培訓活動的經費開支等成本。
在滿足學員需要,保障教學培訓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下,促使帶班工作人員在降低資源消耗,節約經費支出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對相對資源消耗較低,經費支出合理的成本控制中心,制定考核標準和辦法,進行考核獎勵。業務職能部門技術控制。對于后勤運行及服務等項目組成本控制中心不可控成本,由業務職能部門進行技術控制。業務職能部門是成本控制綜合管理部門,對成本控制具有業務指導、技術支持的職能。業務職能部門制定成本控制總目標,提出控制原則、方法和實現目標的指導性意見,成本技術控制參數以及解決方案,劃分成本控制范圍,分解并明確成本控制責任主體,建立成本控制標準體系。業務職能部門加強對成本性態模型的科學分析和準確判斷,對不同性態的成本,按照直接分攤法和動因追溯法進行科學整理,準確反映歷史成本數據、制定未來成本控制標準;加強對成本動因的分析,確定成本變動的相關變量,確保分析數據和控制方向準確。業務職能部門根據后勤運行的水電氣等動力消耗設備運行時間及功率,制定動力消耗成本控制標準;根據教育培訓機構容量,年度培訓學員規模、行政辦公及后勤服務人數,制定后勤物業服務成本控制標準;根據教育培訓設施、設備技術性能及運行狀況,制定工程維護成本控制標準。業務職能部門強化日常技術控制措施,加強對動力消耗,教育設施設備的日常使用及維護人員的管理,鼓勵相關人員進行管理手段、方法和技術創新,加強教育培訓設施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設施、設備的能源消耗,降低教育培訓設施的運行成本。
業務職能部門也要加強成本管理的宣傳,培養全體學員及行政后勤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節約意識,建立低碳環保節能的能源消耗觀念。行政管理部門的預算控制。行政及人力資源管理經費,根據教育培訓機構的性質,區分為企業性的教育培訓機構和行政事業性的教育培訓機構。企業是經營性的主體,行政及人力資源管理經費屬于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費用,開支標準受到國家稅法的控制,超出其可稅前抵扣標準的部分,要依法征稅,為增加凈利潤,降低教育培訓機構成本費用,必須對行政及人力資源管理成本進行嚴格控制,一是減少行政管理環節,去除低效甚至無效的行政程序和環節;二是減少行政性人員,提高培訓及培訓管理組織者的工作效率,節約人力資源成本。行政事業性教育培訓機構的行政及人力資源成本,主要由人員及公用經費構成,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單位按照核批的人員編制及構成,以及財政部門核定的定額標準編制預算,申請財政撥款或者主管部門的行政補助資金。這項費用必須按照預算進行控制,可以采用定額管理、包干使用、費用支出與工作績效考核,加強經費支出審核審批等具體管理方法。其他方法控制。教育培訓機構建設成本,有其特殊性。硬件建設成本,有工程成本控制的具體方法,參照基本建設成本管理的方法進行控制。軟件建設成本可以按照項目預算的方法進行控制,分解建設項目,制定分項目的控制標準,對超出預算及控制標準的子項目進行成本分析,分析成本的差異找出差異原因,在接下來的項目建設中進行糾正使經費支出控制在項目預算之內。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培訓設施、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成本,學員培訓活動、后勤運行及服務、行政及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等內容中,有些具體成本項目,是日常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學員餐飲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