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本文作者:王娜 單位:臨城中學
教師要正確看待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關系
我們研究教學是研究教與學怎么在一個課堂中,有機地交互作用,它動態生成,要把教與學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單位來研究它們之間在課堂中的真實的互動,這才是我們教學研究的核心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誰主誰次,誰先誰后,誰導誰主動,所以這個是對關系模式認識錯誤,要集中到對關系性質的一個認識,這個就是我跟主流不太一樣的觀點,但是我認為一個真實的,能夠促進的是教學,而不是簡單的我先教你再學,或者你先學我再教。
語文課堂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多媒體已經普及,并在教育領域廣泛覆蓋,實現了教育的現代化。多媒體在教學上的使用,是對傳統的黑板、粉筆、板書教學方式的變革,在實施中要把握學科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科學的結合運用。我們不僅要看到表面上多媒體在課堂教學的應用,還要反思帶來的教學思維、學習方式等一系列的質的變革。讓多媒體教學為教育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能夠讓教學精神大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同時,語文教師要因勢利導、揚利去弊,發揮好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通常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必須服從于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全面發展這一最高目標。因此,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要充分發揮其積極的功能,如果對教學目標的實現起反作用,就堅決拋開,避免適得其反。所以,制作一個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是課堂教學方式的高標準要求。語文教師在多媒體課件應用時要注意到,多媒體的使用時間要有度,不能一節課下來,多媒體成了主角,教師成了輔佐者,多媒體只是輔助手段,是為教師講課服務的,不能代替教師,課堂教師仍然要以教師教為主,多媒體使用不能過于頻繁。如果學生一直盯著多媒體看,也會造成視覺的疲勞,忽視教師的重點講解;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要言之有物,不能為了突出多媒體的外在功能吸引學生,而加入一些與教學無關的東西,或者沒有體現教學的知識點,讓學生感到眼花繚亂,擾亂了思維,學習很盲目;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能機械地從網絡下載、拼湊這么簡單,需要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合教材,抓住知識的呈現方式,變化成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吸引學生。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方式
“讓學生在圖書世界里生活,這是當今學校里的一個重要生活。”這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話。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是教學不可忽視的。語文教材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語文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但是教材的閱讀量是有限的,必須通過課外閱讀來補充。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能鞏固課內閱讀所學的知識。教師不要讓學生的閱讀局限在課堂的空間,要鼓勵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在閱讀中激發學生的創新學習靈感。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能夠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認識,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思考,思考讓學生把閱讀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理解的東西,不思考就不會分析遇到的新的語句,不會明白內容的意思,沒有從中得到收獲。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閱讀的同時要養成動筆的習慣,把里面優美的詞語、范例等對自己有用的記下來,多積累。總之,教學方式是教師展開教學的承載的方式,是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是教學方式的制定者,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這是關鍵,教學方式是為學生服務的,不是教師的一廂情愿。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從學生多方面的學習因素入手,整合教學系統,做到教與學的結合,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